相关习题
 0  158352  158360  158366  158370  158376  158378  158382  158388  158390  158396  158402  158406  158408  158412  158418  158420  158426  158430  158432  158436  158438  158442  158444  158446  158447  158448  158450  158451  158452  158454  158456  158460  158462  158466  158468  158472  158478  158480  158486  158490  158492  158496  158502  158508  158510  158516  158520  158522  158528  158532  158538  15854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能满足化工生产的要求,因此必须将粗盐进行精制,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悬浊液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请写出在操作Ⅱ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什么?
(3)在操作Ⅰ、操作Ⅱ、操作Ⅲ都用到了一种玻璃仪器,请写出操作Ⅲ中该仪器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为了除去粗盐中CaCl2、MgCl2、Na2SO4等可溶性杂质,进行如下操作:①溶解;②依次加过量的BaCl2、NaOH、Na2CO3溶液;③过滤;④加适量的盐酸;⑤蒸发结晶,其中加入盐酸的作用是什么?操作③得到的固体成分除了有BaSO4、Mg(OH)2外,还有什么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下图为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

(1)某化学小组同学欲用石灰石和浓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按要求设计了实验装置,连接仪器、检验装置气密性.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应为ACBE(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③若将装置A与D连接,观察到装置D内有气泡,但无明显的浑浊现象,为此,小组同学展开了讨论,经研究后决定将装置A与C连接,观察到装置C中有白色沉淀出现,请你根据上述实验信息,分析装置D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导致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混合气通过澄清石灰水时,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钙反应,导致二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钙反应,二氧化碳也不会与氯化钙反应,所以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2)铁粉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利用生成的还原性气体可以测定某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已知杂质不参与反应;碱石灰即烧碱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假设每步实验都充分反应)

①试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②反应结束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填序号)
A.若装置D的质量减少mg,则样品中含有氧化铜5mg
B.若装置C2的质量增加ng,则样品中含有氧化铜$\frac{80n}{9}$g
C.若不连接装置C1,则通过装置C2质量的增加计算出的氧化铜质量偏大
D.若装置D中仍有少量黑色固体,则通过装置D质量的减少计算出的氧化铜质量偏大
③小颖同学认为“仪器D中减少的质量等于仪器C2中增加的质量”,小燕同学通过称量,发现二者质量并不相等,请你仔细分析并予以说明:仪器D中减少的是氧化铜中的氧元素的质量;而仪器C2中增加的是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在前两章化学学习后,我们亲身体验了分子探究实验,感受到了化学的无穷魅力.
查阅资料:酚酞是一种指示剂,遇到氨水等碱性物质会变成红色;浓氨水中的氨分子会逸散到空气中,氨分子又会和水分子结合成氨水分子.
我的实验记录有:
步骤 1:向蒸馏水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看到无色的酚酞试液不变色.
步骤 2:向无色的氨水中滴入两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
步骤3:如图所示,将盛有浓氨水和酚酞溶液的两个小烧杯放在一起,用一个大烧杯罩住,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烧杯B中的无色的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原因是浓氨水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所以倒扣的烧杯中会有大量的氨气分子存在,这些氨气的分子溶于烧杯B中会使该溶液变为碱性.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学到了:
(1)酚酞溶液遇氨水等呈碱性的物质会变红色,常作指示剂使用.
(2)分子的特性之一:构成物质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微粒,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试回答:
(1)盛在燃烧匙中的物质常用红磷,该物质燃烧现象是发出黄光,冒出大量白烟.
(2)在实验中,钟罩内的水面起变化的原因是红磷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使气体体积膨胀,使钟罩内压强增大,所以水面下降;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冷却后空气的体积会减少,减少的就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所以水面又上升.
(3)实验中,若燃烧匙中的物质的质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偏小(填“偏大”或“偏小”);
(4)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5)燃烧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是无色气体难(填“难”或“易”)溶于水;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放在实验桌上的仪器名称是石棉网;
(2)实验时,镁条燃烧的实验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其中能说明镁燃烧时化学变化的现象是生成白色固体;
(3)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镁+氧气$\stackrel{点燃}{→}$氧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
A.万里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C.蜡炬成灰--分子质量发生改变D.轮胎充气--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碾碎石头C.火药爆炸D.灯泡通电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它的核心内涵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全球的气候变暖.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臭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的,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用铜做导线内芯B.用铁做成炊具C.用金做首饰D.氢气做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