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392  158400  158406  158410  158416  158418  158422  158428  158430  158436  158442  158446  158448  158452  158458  158460  158466  158470  158472  158476  158478  158482  158484  158486  158487  158488  158490  158491  158492  158494  158496  158500  158502  158506  158508  158512  158518  158520  158526  158530  158532  158536  158542  158548  158550  158556  158560  158562  158568  158572  158578  15858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
酸性溶液碱性溶液中性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面是某学生学完化学用语后的一次练习的部分内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2SO42-:表示2个硫酸根离子
B.维生素C(C6H8O6):表示该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该分子中含20个原子
C.Co:可表示1个一氧化碳分子
D.2O:表示2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根据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回答问题:
(1)如图中多处操作用到玻璃棒,其中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若要完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主要进行的实验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签(填操作名称).
(3)若要完成“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如图中的操作步骤依次是CBE(填操作序号)
(4)医疗上常用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生理盐水,一袋500mL(密度约为1g/cm3)的生理盐水,所含溶质的质量是4.5g,现要配制生理盐水100g,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9g/cm3)6.9mL(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a锥形瓶,b水槽.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制取的装置是AC或AE(填字母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制该气体不能用稀硫酸替代稀盐酸的原因生成的硫酸钙微溶,阻碍大理石继续反应.
(4)根据如图(甲、乙)回答问题:
①甲图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成螺旋状的目的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集气瓶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②乙图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常用电石(主要成分CaC2)与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电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也不与Na2CO3反应).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CaC2加入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OH
猜想三:NaOH、Ca(OH)2
[分析与推理]:
分析一:若猜想一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量少,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Na2CO3剩余.
分析二:若猜想二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恰好完全反应后.
分析三:若猜想三成立,说明实验中加入的CaC2量多,CaC2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与Na2CO3反应后,Ca(OH)2剩余.
       由以上分析可推知:反应后滤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NaOH(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存在的溶质是Na2CO3和Ca(OH)2.对可能存在的溶质,需要进一步实验验证.
[设计并实验]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三成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拓展延伸]
       若向CuCl2溶液中加入少量CaC2,充分反应,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同时出现蓝色的Cu(OH)2(填化学式)沉淀.
        实验室保存电石应注意放在干燥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对某种家用制氧机制出的气体进行研究.
实验I:验证气体的性质.
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到盛有该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炭燃烧更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实验II:测定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检查并确定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然后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实验过程中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
①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②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观察到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mL.
③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④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集气瓶中有剩余的气体的现象,说明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
⑤记录B中剩余水的体积.
[数据记录]
实验次序12345
B中剩余水体积/mL10041384239
[数据处理和分析]
(1)在上表数据中,第1次数据偏差较大,导致产生较大误差的可能原因是实验时白磷不足.
(2)其余4组数据取平均值来进行计算,该家用制氧机制得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课本的实验装置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图1),但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明显小于$\frac{1}{5}$.请你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改进课本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1)着火点是指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2)白磷和红磷的组成元素、燃烧现象和产物均相同.
(3)铜在空气中加热,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颜色、状态熔点/℃着火点/℃密度/g•cm-3
红磷暗红色固体5902402.34
白磷白色或黄色固体44.1401.82

【猜想与假设】
甲同学:可能是导管内原存有空气,后来留有吸入的水,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乙同学:可能是瓶内残留气体中还有氧气的缘故;
你还能做的猜想是红磷不足等
【交流与讨论】
(1)丙同学认为,用木炭代替红磷,就可以消除这个现象,大家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木炭可以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他们对课本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2的改进(其他仪器忽略).
①甲同学提出应把红磷更换为白磷,理由是白磷的着火点低,可以较容易的发生燃烧,
白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②通过粗铜丝来点燃玻璃管内的白磷,利用了金属铜的物理性质是导电性;
③与课本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一个优点是环保,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有毒,不污染空气;测量所得数据比较准确;所用试剂量少,节约药品等.
【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将铜粉在残余气体中加热,观察到铜粉变黑,所以乙同学的猜想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大家采用改进的实验装置(图2)进行实验,待玻璃管冷却、管内白色的烟幕消失,左管液面上升了1格,得到了较准确的数据,但又意外发现左玻璃管内壁上端附着黄色固体.黄色固体主要成分可能是白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钾盐,向草木灰中滴加盐酸,生成一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K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氯化铵是一种氮肥.将氯化铵晶体与熟石灰粉末混合加热会产生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密度比空气小的、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此气体可选用与制氧气相似的气体发生装置(填“制氧气”或“制氢气”),此气体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集气法,因此氯化铵不能跟熟石灰一起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氮肥促进作物的茎、叶生长,常用氮肥有尿素〔CO(NH22〕、氨水(NH3•H2O)、NH4HCO3、NH4Cl、(NH42SO4、NH4NO3(答出6种)等,其中NH4NO3的含氮量为3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