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523  158531  158537  158541  158547  158549  158553  158559  158561  158567  158573  158577  158579  158583  158589  158591  158597  158601  158603  158607  158609  158613  158615  158617  158618  158619  158621  158622  158623  158625  158627  158631  158633  158637  158639  158643  158649  158651  158657  158661  158663  158667  158673  158679  158681  158687  158691  158693  158699  158703  158709  15871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溶解.将称取的粗盐溶于适量蒸馏水,溶解操作应在烧杯(填仪器名称)里进行,并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
(2)过滤,并将洗涤沉淀的洗液转移到滤液中.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蒸发.加热蒸发滤液操作应在蒸发皿(填仪器名称)里进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
(4)计算产率.该学生实验完毕计得产率为38%,与其他组的数据相比偏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过滤时漏斗内仍有少量液体残留,即停止过滤(合理即可).(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并配制氯化钠溶液,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的名称是过滤;
(2)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氯化钠晶体配制5%NaCl溶液50.0g,需称取氯化钠2.5g,在称量所需的食盐固体时,发现指针偏左,那么接下来的操作是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
(3)操作③中除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蒸发皿等仪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D.

(2)进行④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D.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D.滤纸边缘低于液面
(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4)实验结束后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制得率,发现制得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ABD.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器皿上沾有的精盐没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 NaCI 外,还含有 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 1 )第 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Na2SO4 (填化学式,下同),第 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NaOH和Na2CO3
( 2 )第 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 ( OH )2、CaCO3、BaCO3(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今年化学实验操作考试试题之一,是用石灰石和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在确认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如图).
写出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当他把制取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并没有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1)该同学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可能石灰水已变质,于是他取少量该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向其中吹气,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
(2)该同学又认为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可能混有氯化氢气体,他作出此猜想的依据是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HCl气体.于是他用试管取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再通入制得的气体,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他得出结论是: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你认为该同学的实验结论是错误(填“正确”或“错误”)的.
(3)该同学还百度了一下,得知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没有变浑浊,还有可能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流太快,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
怎样才能使化学反应的速度变慢一些呢?你的设想是使用颗粒较大的石灰石(或较稀的盐酸)(回答一种即可).
(4)实验结束后,要倒去残夜,洗涤仪器,整理桌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请你根据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一中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仪器C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利用图一中仪器组装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的仪器有ABD(填序号),利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另一种气体是O2(或H2).图二中两套干燥气体装置,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的是甲(选填“甲”或“乙”),气体从该装置的左(选填“左”或“右”)端通入,不能选择另一套的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选取的收集装置是C或E(写全用序号).
 ②某同学利用石灰石和盐酸通过装置B、F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F中有气泡冒出,澄清的石灰水未变浑浊,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使用的是浓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温度/℃10203040
氯化钠溶解度/克35.836.036.336.6
碳酸钠溶解度/克12.221.839.753.2
(1)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6克.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填“增大”或“减小”),在20℃时,将30克碳酸钠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饱和溶液(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3.1%(结果精确到0.1%).
(3)10℃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溶液是碳酸钠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同学们利用装修后剩下的大理石碎片进行相关实验.

(1)一位同学设计了装置A制取CO2,该装置穿过橡胶塞的粗铜丝可以上下移动,该装置的优点   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大理石碎片应放在有孔塑料瓶中,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根据气体制备的一般原则,A中的粗铜丝能否用铁丝代替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铁与盐酸能反应,铁丝可能断裂、制得的CO2中混入H2而不纯.
(2)如用装置B干燥CO2,则B中所盛干燥剂是浓硫酸,若用A和B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B中盛放澄清的石灰水,实验过程中观察到B中有气泡冒出,但澄清的石灰水未变浑浊,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所用盐酸浓度太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混入CO2中.
(3)如用装置C收集CO2,则CO2应从c(填字母)端口通入.
(4)装置D用于通入CO2将水压入量筒中以测量收集的CO2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离CO2与H2O,防止CO2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使测量结果不准确.若D中液体未装满,对收集气体的体积的测量有无影响无.(填“有”或“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选择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BD,确定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3)实验室制取氨气:Ca(OH)2(固)+2NH4Cl(固)$\frac{\underline{\;\;△\;\;}}{\;}$CaCl2(固)+2H2O+2NH3↑,要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氨气,所选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G→E (填字母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