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781  158789  158795  158799  158805  158807  158811  158817  158819  158825  158831  158835  158837  158841  158847  158849  158855  158859  158861  158865  158867  158871  158873  158875  158876  158877  158879  158880  158881  158883  158885  158889  158891  158895  158897  158901  158907  158909  158915  158919  158921  158925  158931  158937  158939  158945  158949  158951  158957  158961  158967  15897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节假日,小芳、小曼、小梅来到繁昌金峨洞游玩.小梅问了同伴一个问题:“你们能收集一瓶洞内的气体吗?”略作思考后,小芳说:“这简单,只要带一瓶水到洞里面倒掉,然后盖上盖子即可.”这时爱思考的小曼说:“这种方式可能不太好,因为若洞内有些气体能溶于水,则会导致收集的气体有误差!”“看来瓶内放水还真不太好…”同学们,你们能想出新主意吗?请举出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铁、铝、碳在氧气中燃烧均无火焰产生
B.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D.用燃着的木条可一次性鉴别空气、氧气、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由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9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四项研究,主要属于化学探究领域的是(  )
A.观测太阳系外行星B.绘制癌症基因图谱
C.研制高温超导材料D.计算物质重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有杂质的锌10克与100克的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0.2克,(杂质和硫酸不反应),则此锌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1)已知木炭与浓硫酸共热会产生三种氧化物,其中一种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料,另一种是温室气体,写出该反应方程式C+2H2SO4$\frac{\underline{\;\;△\;\;}}{\;}$2H2O+2SO2↑+CO2↑.
(2)试用如图所示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已知SO2气体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有白色浑浊产生,与品红(红色溶液)反应能使品红褪色.这些装置按气流从左到右连接的顺序是④②①③(填编号):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B瓶中所盛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C瓶溶液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4)装置③中所盛的溶液是澄清的石灰水,可验证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液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断减少直至为零
B.氧化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一定小于含氧化合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
C.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可能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石墨烯是“新材料之王”
I.工业上制备纯硅的一种流程如下
SiO2$→_{高温}^{①C}$Si(粗)$→_{300℃}^{②HCl}$SiHCl3$→_{1000℃-1100℃}^{③过量H_{2}}$Si(纯)
(1)步骤②经过冷凝得到的SiHCl3中含有少量的SiCl4和HCl,采用蒸馏来提纯SiHCl3,蒸馏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上述反应都是置换反应,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H2和HCl(填化学式)
Ⅱ.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石墨烯是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的一种新材料,最有潜力成为硅的替代品.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填序号)
a.石墨烯是单质 b.石墨烯是化合物 c.石墨烯不导电
(2)将甲烷(CH4)在镍或铜等金属基体上高温分解,碳原子会沉积吸附在金属表面连续生长成石墨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4$\frac{\underline{\;镍或铜\;}}{高温}$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已知 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一”表示相互之间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其中,A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干燥剂,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C微溶于水;E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
(1)B 是CaO(填化学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B转化为C:CaO+H2O═Ca(OH)2
②A与C反应:2HCl+Ca(OH)2=CaCl2+2H2O;
(3)则A与E反应的基本类型是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下列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③④⑤,属于氧化物的是⑤.
①洁净的空气②火碱③无水乙醇④高锰酸钾⑤冰水混合物⑥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丙<甲<乙
(2)10℃时,l00g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16.7g
(3)50℃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物质配成饱和溶液,乙溶液的质量更大
(4)将0℃时,甲、乙、丙三种物成的饱和溶液,升温到4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C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乙>甲>丙     D.乙>丙>甲
(5)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和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