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831  158839  158845  158849  158855  158857  158861  158867  158869  158875  158881  158885  158887  158891  158897  158899  158905  158909  158911  158915  158917  158921  158923  158925  158926  158927  158929  158930  158931  158933  158935  158939  158941  158945  158947  158951  158957  158959  158965  158969  158971  158975  158981  158987  158989  158995  158999  159001  159007  159011  159017  15902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波尔多液的配制:CuSO4+Ca(OH)2═Cu(OH)2+CaSO4
B.铁屑与硫粉混合加热:Fe+S$\frac{\underline{\;加热\;}}{\;}$Fe2S3
C.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D.木炭还原氧化铜:C+CuO$\frac{\underline{\;高温\;}}{\;}$CO+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湖州市安吉县产板栗,下表是100g某品牌板栗的部分营养成分.
总热量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C
1016kJ5.1g11.3g4.6mg3.3mg
(1)食物的成分主要有六大营养素,上表中没有涉及的营养素是水;
(2)假设该板栗中的钠元素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则100g该板栗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1.7mg;
(3)假设食物的热量是由蛋白质、糖类、油脂提供的,单位质量的蛋白质、糖类、油脂完全氧化放热约为:油脂39.3J/g,蛋白质18kJ/g,糖类16.8kJ/g,(某物质完全氧化放热总量=该物质质量×单位质量该物质完全氧化放热值)根据此数据计算,理论上100g该板栗中油脂的质量为18.6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用“侯氏联合制碱法”制得的纯碱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小明称取该纯碱样品5.5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所加入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炎炎夏日,喝上一杯汽水会给我们带来清爽凉快的感觉,如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1)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2)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结论不够严密,她的理由是汽水中的碳酸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她建议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步操作,即把(1)中已经变红的混合液体加热,若看到红色不变成紫色,这样就能充分证明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
(2)A图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在试管内塞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药品堵塞导气管;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3)B图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把氧气耗尽,若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会导致测出的氧气含量偏低(填“高”或“低”).已知:镁+氧气$\stackrel{点燃}{→}$氧化镁(固体),镁+氮气$\stackrel{点燃}{→}$ 氮化镁(固体).根据上述反应,不能(填“能”或“不能”)用镁代替红磷测定空气成分;
(4)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和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写出该实验中发生的反应文字表达式碳酸钙+氯化氢→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5)根据D装置可以得出该气体具有的一点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漏斗、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埚钳、⑧量筒、⑨胶头滴管、⑩托盘天平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最必要的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
(1)把块状大理石放入锥形瓶内用的仪器是①;
(2)移走加热的蒸发皿所需的仪器是⑦;
(3)实验室用来配制大量溶液时选用的仪器是②;
(4)吸取或滴加液体试剂时,应选用的仪器为⑨;
(5)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所需要的仪器是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将黑色粉末A和无色液体B混合,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加热暗紫色的固体E,可同时得到A和C;无色气体C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将金属D放在盛有C的集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F,并放出热量.
①写出以上物质的名称:A二氧化锰 C氧气 D铁 E高锰酸钾;
②写D与C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此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填“化合”或“分解”).进行该实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内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小明利用电解水的简易装置探究水的组成.通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所示,则试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与该试管相连的是电源的负极;试管b中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该变化过程中是将电转化为化学能.进行该试验时往往会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长江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名称是过滤;
(2)操作②过程中是为了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该过程中常使用的物质是活性炭;
(3)小刚想判断得到的液体D属于硬水还是软水,通常的方法是加入肥皂水;
(4)经过上述各操作得到的自来水是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请从以下八种物质中选择适当填空:“a氧气、b氮气、c半导体硅晶片、d镁、e石墨、f金刚石、g干冰、h高强度陶瓷”
(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g;    (2)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是c;
(3)可用于军事上照明弹的是d;(4)可用作铅笔芯的是e;
(5)常用于切割玻璃的是f;    (6)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