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849  158857  158863  158867  158873  158875  158879  158885  158887  158893  158899  158903  158905  158909  158915  158917  158923  158927  158929  158933  158935  158939  158941  158943  158944  158945  158947  158948  158949  158951  158953  158957  158959  158963  158965  158969  158975  158977  158983  158987  158989  158993  158999  159005  159007  159013  159017  159019  159025  159029  159035  15904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是我国独居特色的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用铁打造芜湖铁画B.利用宣纸刺绣
C.烧制宜兴紫砂壶D.绘制糖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今天是天宇爸爸的生日.
(1)天宇为爸爸斟了满满一杯白酒,闻到了酒的特殊香味.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香味的原因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爸爸点燃了生日蜡烛,许愿后大家一起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能将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3)妈妈给爸爸买了一条真丝领带.真丝属于天然纤维(用“天然”或“合成”填空).
(4)妈妈说,制作蛋糕需要面粉,面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糖类;在蛋糕焙制过程中,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小苏打受热可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frac{\underline{\;\;△\;\;}}{\;}$ Na2CO3+H2O+CO2↑.
(5)表面覆盖塑料薄膜的蛋糕外包装,用后不可随意丢弃,否则会造成白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下列是实验室常用来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加热KMnO4制取O2的方法,应选用A(填编号)装置,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进入水槽;停止加热之前,应先移导管后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C(填编号)装置,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C在连接好仪器和装入药品这两步操作之间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4)D装置也可以用来收集气体.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O2从a(填“a”或“b”)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实现低碳理念,促进低碳经济,就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它们的组成元素却相同
D.绿色食品的“绿色”不是食品的真正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在2CuO+C $\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与CuO+CO$\frac{\underline{\;\;△\;\;}}{\;}$Cu+CO2两个反应中,C和CO都是将CuO还原为Cu的物质,故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
①分析并归纳上述两个反应中的还原剂的化合价变化规律: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高.
②根据你的规律,判断反应:Fe+H2SO4=FeSO4+H2↑中的还原剂是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在30℃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
C.升高温度可以使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D.3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比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请根据已学知识,结合所给实验仪器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从图1A~J中仪器组装一套可以控制此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发生装置ABDEFJ(填字母).
(2)写出图2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锥形瓶.
如图2装置通过控制K1、K2可用于进行不同的实验,如图连接好仪器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K1和K2,向分液漏斗中注水,若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液柱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图中Ⅰ、Ⅱ装置可直接进行的实验是B(填序号)
A.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
实验室制备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装置可验证CO2的有关性质.若要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此时小试管中盛放的物质可以是紫色石蕊试液.
③小中认为在不改变图中Ⅰ、Ⅱ装置的仪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该装置稍作处理可用于双氧水制取氧气,他的做法是装置Ⅱ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图3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改进后装置具有的优点是①②③(填序号).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整理归纳,得出一般的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可取方法之一.以下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
A.元素与人体健康B.物质使用与安全常识
①缺维生素A易引起夜盲症
②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③人体缺锌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①稀释时,应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②厨房中燃气炉漏气时,立即打开排气扇排气
③冬天使用燃煤炉子取暖,注意室内通风
C.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D.物质的鉴别
浓盐酸---防止挥发 
浓硫酸---防止吸水变质 
石灰水---防止与CO2反应
N2、CO2---用燃着的木条
棉纤维、羊毛纤维、涤纶---燃烧,闻气味和观察灰烬 
稀HC1、NaCl溶液---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
(2)在A~E中,常温下,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BE(填序号),收集完毕后,如果需要对此气体进行干燥,此时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浓硫酸,气体通过装置C的气流进口处为a (“a”或“b”).
(3)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4)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实验室常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下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I中的现象是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②装置H的作用是防倒吸.
③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L(填“K”、“L”或“M”).
(6)图N装置可将CO2和O2进行分离,首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
①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氯化钾.
②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t3℃以上时,仍然为饱和溶液的是硫酸镁.
③将饱和氯化镁溶液由t3℃冷却至t1℃,下列四种叙述中,正确的是Ⅱ、Ⅳ(填序号).
Ⅰ.溶液的质量不变Ⅱ.氯化镁的溶解度变小
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Ⅳ.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④在t3℃时,60克KCl的饱和溶液与60克MgCl2的饱和溶液中,溶质MgCl2与KCl的质量比为3:1,则t3℃时MgCl2的溶解度为10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