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865  158873  158879  158883  158889  158891  158895  158901  158903  158909  158915  158919  158921  158925  158931  158933  158939  158943  158945  158949  158951  158955  158957  158959  158960  158961  158963  158964  158965  158967  158969  158973  158975  158979  158981  158985  158991  158993  158999  159003  159005  159009  159015  159021  159023  159029  159033  159035  159041  159045  159051  15905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实验室现有氯酸钾、稀盐酸、二氧化锰、大理石、火柴、药匙、镊子及以下仪器:

(1)若补充仪器酒精灯和铁架台(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一种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制取该气体时,需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连接好仪器.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容器外壁,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变大,观察到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不漏气.
(2)若要制备并检验二氧化碳,需补充一种溶液,该溶液中溶质的俗称有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酒精灯,b是长颈漏斗.
(2)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或E(填序号).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4)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正立于烧杯中(装置见图2),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而下变红色,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还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和水反应会生成酸性物质.
(5)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要完成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1)上面是实验桌上摆放好的该实验所需的用品,小明同学发现其中缺少了一种实验仪器和一种药品,请你写出所缺仪器的名称药匙(或镊子);所缺药品是稀盐酸.
(2)写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如图是小明实验时的主要步骤,这些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标号,下同)cabde,其中操作有误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写出实验室中用装置C制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收集CO2常用的装置是E(填序号),若用G图的装置测量生成CO2气体的体积,需在集气瓶内的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其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和与水反应.
(4)实验室用石灰石(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发生装置B,实验结束后,试管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剩余.小文说:因为管内有固体剩余,所以所得滤液中只有氯化钙而无盐酸.小明不完全同意小文的说法,请你说出小明的理由剩余固体可能完全是杂质,而杂质不与盐酸反应,所以溶液中盐酸可能已过量
(5)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控制反应速度否则引起装置炸裂.你认为A~F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A;如果用H装置收集乙炔,气体应从a(填“a”或“b”)端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下图所列出的实验装置的基础上,对二氧化碳的制取进行研究.

(1)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甲同学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要得到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BDC(填字母),可选用浓硫酸作干燥剂.
(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NH4HCO3$\frac{\underline{\;\;△\;\;}}{\;}$NH3↑+H2O+CO2↑.
乙同学选择加热碳酸氢钠的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则发生装置应选用A(填字母),他不选择加热碳酸氢铵制取二氧化碳的理由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同时也生成氨气,使制得的气体不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图A能成功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
B.若图B中试剂为足量澄清石灰水,则可检验二氧化碳
C.图C用于干燥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a端进,b端出
D.图D可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化学实验室里,常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气体:

(1)用KMnO4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实验结束后,某同学发现所用的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2)实验室制取少量CO2时,应选用图中的B(填序号)作发生装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如何检验D装置中是否已收集满CO2气体: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3)图2是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a处发生的变化现象是紫色石蕊变红色;a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实验室按如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的性质.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前,先应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2)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CaCO3和HCl(写化学式).
(3)若要用装置B检验CO2,在B中应盛放澄清石灰水.当将标①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变浑浊.
(4)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的试剂是紫色石蕊溶液.
(5)如图所示,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底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用图装置在实验室收集一瓶CO2进行性质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一段时间水柱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和现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3)Na、Mg等活泼金属可以在CO2中燃烧.某同学收集到一瓶CO2后,通过实验验证Mg条能够在CO2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①③④.
①酒精灯  ②铁架台  ③坩埚钳  ④砂纸    ⑤试管夹  ⑥蒸发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进行了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的实验.
【制取与性质】如图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操作为把导管末端放入水中,手握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并在导管口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然后加入药品,固定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有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如图B,现象为下层蜡烛先灭,上层蜡烛后灭,说明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由此推知,一般情况下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反思与交流】(1)制备气体时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欲证明人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
同,你的实验操作是:取一瓶空气、一瓶等体积的呼出的气体,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