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867  158875  158881  158885  158891  158893  158897  158903  158905  158911  158917  158921  158923  158927  158933  158935  158941  158945  158947  158951  158953  158957  158959  158961  158962  158963  158965  158966  158967  158969  158971  158975  158977  158981  158983  158987  158993  158995  159001  159005  159007  159011  159017  159023  159025  159031  159035  159037  159043  159047  159053  15906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如图中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玻璃棒.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并纠正
错误:左盘放砝码,右盘放氯化钠;
纠正:左盘放氯化钠,右盘放砝码;
(3)配制时应选择100mL(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应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④②①⑤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走进实验室,能使我们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配制40g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全部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称量时,应称取2g食盐,把水的密度近似地看作1g/mL,如果有10mL、50mL和100mL的量筒,最好选取50mL的量筒.
(2)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加速溶解.
(3)如果所配得的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比小于5%,可能的原因有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保管不当,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且标签破损(如图),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老师告诉他们,这瓶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或碳酸钠.同学们很感兴趣,决定对其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交流讨论】根据受损标签的情况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A(填字母).
A.酸        B.碱        C.盐
【查阅资料】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出猜想】(1)可能是NaOH溶液;(2)可能是Na2CO3溶液;(3)可能是NaCl溶液.
【设计并实验】
实验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
取样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无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不可能是NaCl溶液.理由是  NaCl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
另取样于另一支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的气泡该溶液中为碳酸钠.反应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老师指出该结论不严密.理由是: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敞开放置,发生变质,能产生与实验Ⅰ和Ⅱ相同现象.请写出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等、过滤水中的杂质.
(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6
(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的气体可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4)配制5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先计算需葡萄糖和水的质量,其中葡萄糖的质量为5g;再进行称量、量取、溶解,最后完成装瓶和贴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A属于易溶物
B.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采用蒸发结晶提纯A
C.将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D.t2℃时,将等质量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物质的溶液质量大小关系为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来参与实验室制取相关气体的实验与研究.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导管、橡皮塞等未画出).

实验药品:氯酸钾、5%双氧水、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高锰酸钾
【比较研究】请填写下表
制取气体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收集方法和依据
氧气固体加热排水集气法O2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固体和液体常温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
【实践研究】
(1)某同学选用a、c、d、f、j等仪器组装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
①该同学选用的药品是高锰酸钾.
②下面是该同学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不合理的是B、C.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  B.先固定试管,后放置酒精灯
C.先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后加热试管  D.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
③若用k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m(填“m”或“n”)管通入;检验k装置中收满氧气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n管口,木条燃烧更旺,证明集满.
(2)三位同学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

①他们对设计的装置相互进行了交流评价.其中可能收集不到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是A;
②要检验集气瓶中收集的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溶液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处理不小心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少量的浓硫酸,一般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下面是配制并稀释一定质量分数的NaHCO3溶液的实验,请回答:
(1)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0%的NaHCO3溶液.
①计算.
②称量:用天平称量NaHCO3粉末.天平调零后,分别在天平左右托盘放上质量相同的纸张
或相同的滤纸,然后移动游码到5g位置,用药匙往左盘慢慢添加NaHCO3粉末,至托盘天平恰好平衡.
③量取: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请在如图画出水的液面位置(水的密度是1g/cm3).
④溶解.
(2)稀释溶液:用10%的NaHCO3溶液稀释成50g4%的NaHCO3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3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实验室中用37%的浓盐酸配制10%的稀盐酸7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看到瓶口有白烟
B.需量取54mL的蒸馏水
C.若其他操作正确,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读数,所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大于10%
D.把配制好的稀盐酸装入广口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的是小敏的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净化水的操作名称为过滤,玻璃棒应当靠在三层(选填“三层”或“一层”)滤纸处.
(2)在图乙所示的实验中,若在用量筒量取蒸馏水前,量筒中残留有少量的蒸馏水,则小敏正确量取一定量蒸馏水后,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不变.(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按如图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检验它的性质,完成下列问题:

(1)用装置A来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为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
(2)若用装置B检验二氧化碳,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3)若用装置C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
(4)利用已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在烧杯中放两支点燃的高度不同的蜡烛,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既不能燃烧,又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要求用语言叙述实验过程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