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913  158921  158927  158931  158937  158939  158943  158949  158951  158957  158963  158967  158969  158973  158979  158981  158987  158991  158993  158997  158999  159003  159005  159007  159008  159009  159011  159012  159013  159015  159017  159021  159023  159027  159029  159033  159039  159041  159047  159051  159053  159057  159063  159069  159071  159077  159081  159083  159089  159093  159099  15910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就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只要具备生成物中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反应就能发生,下列离子组在强酸性和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是D
A、Ca2+、Cu2+、NO3-、Cl-B、Na+、Mg2+、SO4 2-、Cl-
C、Na+、K+、CO32-、SO4 2-D、Na+、Ba2+、Cl-、NO3-
(2)逻辑关系:物质类属间存在着如图1所示关系,其中酸和盐属于并列关系.
(3)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H2、CO、CO2、N2和水蒸气.半水煤气经过如图2所示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
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半水煤气实现CO的转化,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3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H2O$\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CO2+H2
②关于铜作为催化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字母序号).
A.不加入铜,该反应就不能进行
B.铜可以作为任何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C.加入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该反应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化学与人类息息相关,人类越来越离不开化学.
(1)表中列举了生活中三种常见的清洁剂,且NaClO+2HCl═NaCl+Cl2↑(黄绿色、有毒)+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填序号)
清洁剂                  
名称洁厕灵液彩漂漂白水
功  能清除污垢,除异味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漂除衣物污渍
有效成分盐酸(HCl)过氧化氢(H2O2次氯酸钠(NaClO)
a.“洁厕灵”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b.洁厕灵和漂白水二者不能混合使用
c.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d.可以在家庭中用彩漂液制取氧气    
(2)农作物增产依赖化学,NH4Cl、KCl、KNO3、Ca(H2PO42都是常用的化肥,其中KNO3属于复合肥.
(3)世界卫生组织将5月31日定为“世界无烟日”,我国采取了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等控烟措施.吸烟有害健康,我国遭受二手烟危害的非吸烟人口就多达7.4亿.烟雾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尼古丁(C10H14N2)和焦油,这三种物质被称为香烟的三大杀手.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C(填写序号A、B、C、D之一)
①生活中应拒绝毒品  ②焦油能诱发细胞病变  ③吸烟对他人无害
④“煤气”中毒是由一氧化碳引起的  ⑤在尼古丁中氮元素的含量最高
A.①④⑤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⑤
(4)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
已知:2NaOH+SO2=Na2SO3+H2O
①吸收塔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能充分吸收SO2的原因是增大接触面积.
②整个流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是S和O.
③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OH,有利于节约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某地区的雾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物质NH4NO3、NaNO3、BaCl2、MgCl2、Na2SO4.某同学收集了该地区的雾霾,经必要的处理后得到试样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操作与现象,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沉淀D的化学式为BaCO3
B.试样溶液中可能含有NaNO3和BaCl2
C.试样溶液中一定含有NH4NO3、MgCl2、Na2SO4
D.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三位同学在学习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分别结合自己在实验室中所做的实验,各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图象描述,图A是实际操作图,图B是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图,图C是微观粒子结合过程的示意图.

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变化对应的实验操作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B.当滴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溶液中的溶质为HCl、NaCl
C.当溶液的pH=7时,溶液中的主要离子是Na+、Cl-
D.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是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比较稳定
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CO、CO2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种类不同
D.氢氧化钾溶液、石灰水都能使石蕊试剂变蓝,是因为它们都含有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装置,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加入时,小气球鼓起来,过4个小时后,气球无法恢复原状,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
①硝酸铵和水; 
②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⑤石灰石和稀盐酸;
⑥氯化钠和水;
⑦二氧化锰和双氧水.
A.①④⑤B.②⑤⑦C.②③⑥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表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分离CaO和CaCO3的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
B鉴别NaOH和Ca(OH)2溶液加适量Na2CO3溶液
C除去CO2中的CO将气体点燃
D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加水溶解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其总结都正确的选项是(  )
A、化学与生活B.物质的鉴别
①用甲醛可保鲜海产品
②用洁厕灵可以除尿垢
③用生石灰作食品的干燥剂
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③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O2
C.物质的构成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原子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③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③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氨碱法生产纯碱的反应原理之一是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某同学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得出以下信息:①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③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分子总数都没有变化;④反应的速度比较慢;⑤碳酸氢钠受热能分解.其中正确的信息是(  )
A.①②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③是同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②③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D.①④表示的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