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921  158929  158935  158939  158945  158947  158951  158957  158959  158965  158971  158975  158977  158981  158987  158989  158995  158999  159001  159005  159007  159011  159013  159015  159016  159017  159019  159020  159021  159023  159025  159029  159031  159035  159037  159041  159047  159049  159055  159059  159061  159065  159071  159077  159079  159085  159089  159091  159097  159101  159107  15911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对于下列常见元素的微粒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都表示离子B.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C.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是相同的D.前三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
A.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B.2H2O   $\frac{\underline{\;通电\;}}{\;}$ 2H2↑+O2
C.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D.H2+Cl2$\frac{\underline{\;点燃\;}}{\;}$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实验室有一瓶保管不当的试剂,其残缺的标签如图,这瓶试剂的溶质是(  )
A.单质B.氧化物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小明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铜溶液.为了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他取出100克该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两者刚好完全反应时,所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是80克.
(2)该氯化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反应的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8.用2000吨含Fe2O3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氨气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易溶于水.已知氮化铝(AlN)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制取氨气,其反应方程式为:AlN+NaOH+H2O=NaAlO2+NH3↑.某同学为了测定10g氮化铝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生成氨气的体积,装配了以下实验仪器(如图).
(1)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为BDCA(用字母表示)
A.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
D.往锥形瓶中放入10g氮化铝
(2)广口瓶中的试剂X应选用C(填字母)
A.浓硫酸     B.酒精    C.植物油    D.食盐水
(3)在本实验中测定得到的氨气体积,实际测量值与理论值的关系是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大多数出土的铜器上都有绿色斑点,这些绿色斑点是铜长期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铜绿【Cu2(OH)2CO3】.铜绿不稳定,受热后可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为探究铜绿受热后生成的物质,小明同学从某铜器上取下适量的铜绿进行实验.
①连接装置如图,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将干燥后的铜绿放入试管A中加热
(1)加热后,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取少量黑色固体放入另一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变成蓝色溶液.由此可推断出铜绿分解产物中含有的物质是氧化铜,若要将此黑色物质还原,可采用的还原剂是氢气.
(2)实验中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是否生成二氧化碳.
(3)实验中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小明同学认为铜绿分解产物中有水,但小美同学认为这还不能做出确切的判断.原因是经过澄清的石灰水逸出的气体中带有水蒸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用毛笔蘸取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这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浓硫酸溶于水是物理变化(选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稀释时必需的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青色的虾、蟹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小明认为这些生物体内含有的某种物质可能就像科学课上的酸碱指示剂一样,不同条件下颜色会发生改变.小明同学的看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实验B.假设C.观察D.下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英国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共同工作多年的二人因成功获得超薄材料石墨烯而获奖.石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的由碳原子组成的物质(如图),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强度最高的材料.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可推断石墨烯应属于(  )
A.混合物B.单质C.化合物D.合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