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825  15833  15839  15843  15849  15851  15855  15861  15863  15869  15875  15879  15881  15885  15891  15893  15899  15903  15905  15909  15911  15915  15917  15919  15920  15921  15923  15924  15925  15927  15929  15933  15935  15939  15941  15945  15951  15953  15959  15963  15965  15969  15975  15981  15983  15989  15993  15995  16001  16005  16011  16019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苏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请你参与研究性小组有关空气成分测定和性质的实验探究。(1)下图是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
填写下表: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倒流入集气瓶中,体积 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中,常常会出现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1/5的现象,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A.装置漏气B.红磷过量C.温度太高D.氮气溶解
该小组同学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一致认为: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燃烧。你认为该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2)该小组的同学对集气瓶中氮气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探究。
【物理性质探究】甲同学在实验探究中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则该同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氮气的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探究】乙同学将点燃的镁条迅速伸入集气瓶中,结果发现镁条继续燃烧,并产生黄色固体。据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同学用天平称取2.4g表面处理过的镁条,在一个完全封闭且充满足量空气的容器中完全燃烧,产物冷却后再称量,发现固体质量小于4.0g。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19 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
B.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
C.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金属铅
D.只能用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通过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⑴甲实验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实验是利用红磷的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丙实验,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平底烧瓶中放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迅速塞上单孔橡皮塞,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木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性。
⑷方法感悟:甲实验是通过电解水后,验证生成物是氢气和氧气来得出水的组成,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实验是利用可燃物消耗瓶内的氧气而不生成气体,从而使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乙实验和丙实验中都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其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实验题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也可用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做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人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假设此实验能够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要先检查气密性,其方法是: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2)实验中,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活塞前沿将在_________刻度处;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除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白烟外,还可观察到___________,最后活塞前沿将在_______刻度处。
(3)若按上述方案进行实验,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下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装置图。
(1)指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仪器A中装的暗红色的固体是___________,它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
(3)实验中会看到:燃烧时会有大量的_________产生,它是_________的固体小颗粒;冷却后,钟罩内的水面会______________,钟罩内的气体约剩__________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玻璃管中装的是细铜丝。(已知:铜+氧气氧化铜;氧化铜是固体)
(1)若加热前,两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有30ml空气,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后,理论上密闭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ml,由此证明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
(2)不同的同学在做上述实验时结果差别较大,甲同学最后剩余气体26ml,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能否将铜丝换成木炭?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模拟题 题型:填空题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1)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____(填写化学式)。
(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这一过程属于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实验室可通过多种途径制取氧气,如分解过氧化氢、加热高锰酸钾、电解水等,从降低能量消耗上考虑,你选择的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____。
(3)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作上记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或木炭
B.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C.燃烧匙中的红磷越多,瓶中的水位上升得越高
D.本实验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N2、O2、CO2和稀有气体
(4)酸雨是指pH <5.6的雨、雪等各种形式的大气降水,它主要是由含硫燃料(煤和石油)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硫造成的,其危害极大。某科技工作者经测定得出酸雨的pH大小与小麦减产幅度关系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根据数据判断,酸雨的酸性越___(填“强”或“弱”),小麦减产幅度越____(填“大”“小”)。
②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产生的亚硫酸(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的缘故。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护空气,提倡“低碳”,减缓温室效应,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新的二氧化碳循环体系。
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利用降温、加压将二氧化碳分离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其产物是混合物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燃烧都有二氧化碳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如下图所示,在一注射器中装入一定量的磷,并将注射器的小孔用橡皮帽密封,加热注射器里面的磷燃烧起来,待冷却后,活塞将
[     ]

A.向左移动
B.向右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的主要操作如下:①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把塞子塞紧;②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③观察红磷燃烧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④观察集气瓶中水面的变化情况;⑤打开弹簧夹。其中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填序号)。
(2)某同学采用以上同样的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时,用木炭代替红磷,实验没有成功。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单选题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红磷燃烧一停止立即打开弹簧夹
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该实验可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D.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