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9182  159190  159196  159200  159206  159208  159212  159218  159220  159226  159232  159236  159238  159242  159248  159250  159256  159260  159262  159266  159268  159272  159274  159276  159277  159278  159280  159281  159282  159284  159286  159290  159292  159296  159298  159302  159308  159310  159316  159320  159322  159326  159332  159338  159340  159346  159350  159352  159358  159362  159368  15937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蜡烛上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B.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
D.吹灭燃着蜡烛产生的白烟主要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B白烟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固体.
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2)吹灭蜡烛,立即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B(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刚刚吹灭蜡烛尚有残余的二氧化碳而且空气中也有二氧化碳.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能接触灯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这为假设C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AB,因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不能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小玉在探究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
A.反复实验,查找原因B.查阅相关资料
C.置之不理D.请教老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物质是(  )
A.食盐水B.C.澄清石灰水D.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是(  )
A.对着干冷的玻璃吹气,玻璃上出现水雾
B.寒冷冬天,窗户的玻璃上出现一层冰花
C.夏天清晨,草上有很多露珠
D.酥脆饼干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对化学物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化学物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绚丽多彩,但有些化学物质给人类带来灾难
B.食品中添加化学物质一定对人体有害
C.化学物质绝对无毒无害
D.化学物质就是有毒有害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比在呼出气体内燃烧更旺,由此说明(  )
A.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B.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C.呼吸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D.呼出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推断题

8.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紫红色金属,B常温下是气体,C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E、F均为氧化物.则
(1)A的一种用途是导线;
(2)B的化学式为H2
(3)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 碳酸根离子.
OH-CO32-SO42-NO3-
Ba2+
Cu2+
Li+微溶
(3)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