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59424  159432  159438  159442  159448  159450  159454  159460  159462  159468  159474  159478  159480  159484  159490  159492  159498  159502  159504  159508  159510  159514  159516  159518  159519  159520  159522  159523  159524  159526  159528  159532  159534  159538  159540  159544  159550  159552  159558  159562  159564  159568  159574  159580  159582  159588  159592  159594  159600  159604  159610  15961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为了证明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能发生反应,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

资料: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一: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1)实验过程中需缓缓通入氮气,其作用是搅拌,使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充分反应.
(2)写出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开始时,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遇到酚酞显示红色,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随着盐酸的滴入,锥形瓶中溶液红色逐渐褪去;当红色刚好变为无色时,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
(3)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写出利用图示装置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操作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打开活塞Ⅱ,将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加入锥形瓶中,立即关闭活塞Ⅱ,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压强变小,A装置中的压强大,就会将锥形瓶内的氯化钙流入B中,然后氯化钙与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因此有白色沉淀生成.
(4)实验后,取B中锥形瓶内的溶液,倒入烧杯中,若溶液呈红色,设计实验方案,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或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溶液仍为变红,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瓶上的标签(如右表所示).他从瓶中倒出100毫升用于配制成稀硫酸,问
浓硫酸(H2SO4)500毫升
浓度(质量分数)98%
密度1.84克/厘米3
相对分子质量98
强腐蚀性,阴冷,密封贮藏
(1)这100毫升浓硫酸的质量为184克,其中含溶质硫酸180.32克.
(2)欲配制1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克每立方厘米),需要多少毫升这种浓硫酸和多少毫升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

I(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铁架台,b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填写装置序号),所选择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不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会与水反应.
(3)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时,做了如图F所示的实验:向烧杯中倾
倒二氧化碳,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4)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但少量一氧化氮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据此我们推测出一氧化氮具有的性质是不易溶于水(答出一点即可,但不可回答一氧化氮是一种气体).
II(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C或E;
(2)加热高锰酸钾时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其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管,从而堵塞导管;用排水法集气时,当出现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表明气体已集满,此时应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然后取出集气瓶正(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III【探究】小瑚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该同学发现收集到的氧气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二氧化锰分解放出氧气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分解放出氧气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1)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则猜想I(填“Ⅰ”或者“Ⅱ”) 错误.
(2)第二组同学取锰酸钾在250℃条件下加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发现木条复燃,得出猜想Ⅱ的结论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反应中,既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碳酸钙 $\stackrel{高温}{→}$氧化钙+二氧化碳
B.红磷+氧气$\stackrel{点燃}{→}$ 五氧化二磷
C.石蜡+氧气$\stackrel{点燃}{→}$ 二氧化碳+水
D.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林探究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后.小林还认为:溶剂的多少也会影响物质溶解性.于是他进行相应的探究,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问题交流.
【实验设计】
实验步骤设计要求
①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分别标为A、B;向两烧杯中分别倒入30克粗细相同的食盐.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②向A烧杯倒入20克水,向B烧杯倒入60克水.设置对照实验
③都用玻璃棒充分搅拌直到A、B两烧杯底部的食盐不再溶解为止,过滤、干燥剩余食盐控制实验条件
④称量并记录,并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和记录
【问题交流】
(1)请你从控制变量角度优化步骤②向A烧杯倒入20克20℃的水,向B烧杯倒入60克20℃的水;
(2)步骤④需记录的是剩余食盐的质量;
(3)多次重复实验后,小林发现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每10克水最多溶解食盐质量基本相同,于是得出结论:溶剂的多少不会影响物质溶解性.小红认为该实验还不具有普遍性.理由是加入水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曲线图能正确表达相应反应或过程的是(  )
A.一个烧杯中盛有稀盐酸和氯化镁溶液,滴加澄清石灰水
B.将 pH=1 的溶液加水稀释
C.向一定质量的 NaOH 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D.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

(1)求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
(2)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兴趣小组需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假设常温下该稀硫酸的PH值为0,在装有100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104.4g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1)实验室只有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需要量取该种浓硫酸多少毫升(保留一位小数)
(2)在答题纸图中,画出烧杯内溶液的PH值变化图象(标出Na2CO3溶液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及操作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CO2的瓶中气球鼓起
②向外拉注射器3无明显现象
③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
④向外拉注射器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NaOH溶液吸收了CO2,导致瓶内压强减小.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向外拉注射器3,其目的是证明步骤1中将瓶内的CO2全部吸收了.
(3)步骤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本实验的结论是CO2能和NaOH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铜丝、铁丝、FeSO4溶液、CuSO4溶液、AgNO3溶液等实验药品,来探究铁、铜与银三种金属的化学活动性,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将铁丝与铜丝分别浸入盛有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得到铁比铜活泼的结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
(2)本实验中取用的CuSO4溶液和AgNO3溶液的质量是否一定要相等?否(选填“是”或“否”)
(3)请你利用上述实验药品,设计另一种方案,来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之间的化学活动性,请在答题卷图中标注所选溶液及金属丝的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