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008  16016  16022  16026  16032  16034  16038  16044  16046  16052  16058  16062  16064  16068  16074  16076  16082  16086  16088  16092  16094  16098  16100  16102  16103  16104  16106  16107  16108  16110  16112  16116  16118  16122  16124  16128  16134  16136  16142  16146  16148  16152  16158  16164  16166  16172  16176  16178  16184  16188  16194  16202  211419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填空题

九年级(1)班同学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他们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通过上述实验活动,你获知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请归纳: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第1个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发现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不能集满,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在学完“二氧化碳性质的探究”后,小明同学觉得按照课本实验(图①)不能完全说明是什么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为红色。他和小娜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水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二: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猜想三: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查阅资料与实验准备】
(1)将纸条浸泡在紫色石蕊溶液中,晾干后可制得紫色石蕊试纸。
(2)自制的紫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色,遇碱溶液变蓝色。
1.【设计与实验】小明同学设计了实验装置如图②。图中b为紫色石蕊试纸,缠绕在小试管上;a、c为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缠绕在小试管上。
(1)通过对比观察图中a、b得出结论:猜想_________不正确。
(2)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
①试纸b没有明显变化,得出结论:猜想_______不正确。
②试纸a、c由紫色变为红色,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猜想________正确。
③试纸______首先变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与反思】小娜同学认为,上图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为了完成小娜同学的两个验证实验,请你对上面的实验裴置进行简单的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东省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用下图装置在实验室收集一瓶CO2进行性质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
(2)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A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3)检验CO2:将燃着的木条放在__________,若火焰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4)Na、Mg等活泼金属可以在CO2。某同学收集到一瓶CO2后,通过实验验证Mg条能够在CO2中燃烧。下列物品中他需要使用的有______。    
①酒精灯  ②铁架台  ③坩埚钳  ④砂纸    ⑤试管夹  ⑥蒸发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期末题 题型:问答题

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他将收集满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石灰水中,并轻轻振荡试管.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图(1)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两个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装置.
(1)与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上述装置和药品制取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 ,若收集的氢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导管口一有气泡就马上收集;②装置漏气;③收集气体的试管内未装满水.
(3)若将上述装置的收集方法改为 _________ 后,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用水和图(2)装置来验证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简述操作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期末题 题型:填空题

在两只盛满CO2的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浓氢氧化钠溶液,实验装置和现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中产生的实验现象为: _________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
(2)小明通过计算发现,等质量的Ca(OH)2和NaOH吸收CO2的质量,Ca(OH)2大于NaOH,因此,他认为通常吸收CO2应该用饱和石灰水而不是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对小明的结论进行评价: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问答题

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有红、蓝两只彩色气球,红色气球内充有二氧化碳(CO2)气体,蓝色气球内充有空气,两只气球沉在杯底.小明同学收集好一集气瓶CO2气体,倾倒入大烧杯中,发现其中一只气球浮起来了,用手轻轻将其按下,手一松气球又重新上浮,十分有趣.
(1)请你判断一下,哪一只气球浮起来了?如果继续倾倒CO2气体,另一只气球会浮起来吗?请说出理由.
(2)小亮同学觉得这个实验很有趣,也拿出两只气球分别充入CO2和空气做实验,可是两只气球都没有上浮,你认为他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期末题 题型:填空题

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
(2)B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 ____ (写化学式);由此实验得出水是由 ___________ 组成的.
(3)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剧烈燃烧、 _______ 、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4)D实验燃烧匙中所盛药品红磷要过量,其原因是 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按如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提示:石蕊遇酸变红)
(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_____________ ;Ⅲ、纸花不变色;Ⅳ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给实验Ⅳ反应后的纸花加热,则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期中题 题型:实验题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微粒的性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2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盐酸后,小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现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都变红,请你分析两条试纸变红的情况是___________.
A.下面先变红,上面后变红
B.上面和下面一起变红
C.上面先变红,下面后变红
D.以上均有可能
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可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验证:
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
验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