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3425  163433  163439  163443  163449  163451  163455  163461  163463  163469  163475  163479  163481  163485  163491  163493  163499  163503  163505  163509  163511  163515  163517  163519  163520  163521  163523  163524  163525  163527  163529  163533  163535  163539  163541  163545  163551  163553  163559  163563  163565  163569  163575  163581  163583  163589  163593  163595  163601  163605  163611  16361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一定量的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加入Cu(NO32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出现无色气泡.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滤液一定是无色的B.滤液中可能有Zn2+
C.滤渣中一定有Cu、Fe、ZnD.滤渣质量可能大于原固体粉末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驗方案
A检验露罝空气中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B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加足量水溶解,观察现象
C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铜粉进行实验
D实验室制取氧气将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分解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制得水煤气(混合气体),如图即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
B.该反应中涉及三种含氢元素的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甲烷和水的质量比为16:18
D.反应后生成的两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阁.下列对该粒子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B.该粒子是原子
C.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D.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之基”是2014年“中国水周”的宣传口号之一.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即可得到纯水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大量施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D.我国水资源丰富,不需要节约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下列信息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工业上利用纯碱和熟石灰制得烧碱.
(2)稀盐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3)固体酒精(主要成分C2H5OH)用作火锅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选项中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都生成水,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了H2O
B.干冰受热升华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C.6000L氧气在在加压的情况下可以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D.墙内开挂墙外可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我国诸多海域有丰富的海产品和自然资源,蕴藏着丰富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天然气是现代家庭的常用燃料,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鱼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吃鱼主要提取的营养素有蛋白质、油脂(填两种),鱼鳞中钙、磷含量较高,此处钙、磷是指元素(填“分子”、“原子”或“元素”);
(3)取出少量海水,使浑浊的海水变得澄清,可以进行的操作是过滤;若要其变成饮用的淡水,可以进行的操作是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图象能正确描述对应操作的是(  )
A.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B.
将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
C.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
D.
少量镁管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当今社会保护和改善环境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是(  )
A.工业废气达标释放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提倡绿色出行D.垃圾分类回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