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275  16283  16289  16293  16299  16301  16305  16311  16313  16319  16325  16329  16331  16335  16341  16343  16349  16353  16355  16359  16361  16365  16367  16369  16370  16371  16373  16374  16375  16377  16379  16383  16385  16389  16391  16395  16401  16403  16409  16413  16415  16419  16425  16431  16433  16439  16443  16445  16451  16455  16461  16469  211419 

科目: 来源:广东省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学习了CO2的有关知识之后,同学们查阅资料发现Mg能在CO2中燃烧:2Mg+CO22MgO+C,所以镁着火不能用CO2来灭火。但没有找到有关钠能否与CO2反应的介绍。于是同学们展开钠着火能否用CO2来灭火的探究。
【提出猜想】钠能发生类似于CO2与镁的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实验】将燃着的钠伸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钠能在CO2中继续燃烧。
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
①Na2O是白色固体,能与CO2反应生成Na2CO3,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②Ba(OH)2溶于水而BaCO3不溶于水。
③Na2CO3的存在会干扰NaOH的检测。基于以上资料,同学们认为钠在CO2中燃烧的产物应该与Mg在CO2中燃烧的产物情况有所不同,并对产物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①Na2O、C;②_______、C;③NaOH、C;④Na2O、Na2CO3、C
通过理论分析,猜想_______(填序号)肯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验证猜想】
在步骤(2)中BaCl2溶液为什么要加入至过量:_____________。在步骤(3)中也可以通过加入_________试剂的方法进行检验(任写一种试剂)。
【结论】猜想________(填序号)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贵州省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在查阅资料时,小明得知CO2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木炭反应生成CO。他决定对该反应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CO2与木炭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是否生成CO?
[实验探究]小胡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1)A中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B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气体。C中装有浓硫酸。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3)E中装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经检验F处的气体为CO。结论:CO2在高温条件下与木炭反应生成了CO。
[实验反思](4)有同学对A装置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5)撤去B,按A→C→D→E顺序连接。然后A中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混合生成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此时要检验该实验条件下D中木炭所发生反应的生成物,还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实验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河北省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②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③还可能是_____。
【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_________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___________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2)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是__________。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用此方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贵州省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化学老师交给九年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一个任务:测定实验室一瓶久置的NaOH固体是否变质。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猜想】猜想Ⅰ:没有变质;猜想Ⅱ:全部变质;猜想Ⅲ:部分变质
【查阅资料】部分盐溶液在常温下的pH如下表所示:
【设计方案,并进行验证】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上述步骤(1)中滴加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上述猜想中_________是正确的。
【拓展】该小组同学为了测定出该NaOH固体的变质程度,继续将步骤(1)静置后的混合物过滤,将白色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3.94g,则原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 (假定试剂中无杂质)。
【反思】久置的NaOH变质的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H2S的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进行探究。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有关问题。
(1)查阅资料:
①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能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2.6体积硫化氢;密度比空气的大;
②实验室里,通常用硫化亚铁(FeS)固体跟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
(2)提出假设:H2S的水溶液显酸性
(3)实验探究:
Ⅰ.制备H2S
①若用稀盐酸制备H2S,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②制取H2S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填字母),收集装置只能选D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Ⅱ.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A装置内蓝色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在通入H2S之前将B装置中胶头滴管内的蒸馏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当有H2S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
(4)结论:原假设成立。
(5)反思与评价:该验证实验中,有一个明显疏漏,请你指出疏漏之处为_______________。
(6)知识拓展:H2S的水溶液显酸性,具有酸的通性,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广西自治区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小何进行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实验,在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了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才发现忘记了加入指示剂。为了判断该反应所得溶液的酸碱性,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小何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与假设】所得溶液可能显碱性,也可能显酸性,还可能显________性。 若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使其显碱性的离子是________(填写离子符号)。为避免碱性溶液污染环境,要对所得溶液进行沉淀处理,你认为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与分析】小何从烧杯中取了部分反应后的溶液置于一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了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震荡,观察到试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了溶液显中性的结论。小张认为小何得出的结论不正确,你认为小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为了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 ,小张取试管中的溶液做以下几个实验,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溶于水的二氧化碳忽略不计)。
A.取样,滴加硫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B.取样,加入锌粒.观察现象
C.取样,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现象
D.取样,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交流拓展】第二天,小明也做同样的实验。当他向氢氧化钠溶液加稀盐酸时,发现溶液有气泡冒出,你认为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黑龙江省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某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氢氧化钙、纯碱这二种物质混合后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Ca(OH)2;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Na2CO3;丙同学认为:可能是NaOH、Ca(OH)2;丁同学认为: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_______同学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倾倒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得出该滤液中溶质是NaOH、Na2CO3的结论,证实了自己的猜想。丙同学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无现象,据此否定了自己的猜想;他又重新取原滤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___,得出了和乙同学相同的结论。丁同学为了验证乙同学结论也取原滤液向其中滴加了少量稀盐酸,却发现无气泡产生。
【解释与结论】大家经过分析找出了丁同学所用试剂与乙同学相同,却没有看到气泡的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某小型火力发电厂(以煤为燃料)排放大量的废气,对周围的空气产生了严重污染,并导致当地常降酸雨。为探究废气的成分,实验中学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收集来的气体样品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装置的连接顺序是丙→甲→乙,且其中的药品均足量。
【猜想与假设】A同学认为:废气中一定含有CO2;B同学认为:废气中可能含有CO;C同学认为:废气中可能含有SO2;D同学认为:废气中一定不含有N2。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写同学代号)。
【交流与评价】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电厂的燃煤中含有较多的硫元素和氮元素。理由是_______。
【活动探究】在用上述装置进行的实验中,B同学的观点得到证实:废气中确实含有CO。那么丙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装置甲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红同学设计实验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她的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 结论:__________①___________。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__________②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并进行实验。
现象: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充分加热后,试管中留下白色固体。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有二氧化碳.水和白色固体生成。
请你帮小红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所选试剂不能用酸)
步骤: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试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⑥_________。
【拓展应用】根据以上探究,请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⑦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湖北省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一次趣味化学活动中,王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一瓶标签受损的无色溶液,如下图所示。要求同学们进行探究:确认这瓶溶液导电是什么溶液?
【提出猜想】王老师提示:这瓶无色溶液只能是下列四种溶液中的一种:①硫酸镁溶液、②硫酸钠溶液、③硫酸溶液、④硫酸铵溶液
【查阅资料】(1)常温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
(2)(NH4)2SO4的水溶液显酸性
【实验探究】(1)通过查阅资料,小明同学认为猜想______(填序号)不成立,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为确定其它几种猜想是否正确,小明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小雅同学认为小明实验操作②的结论不正确,她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实验方案,确认该溶液是硫酸铵溶液并完成实验报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