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309  16317  16323  16327  16333  16335  16339  16345  16347  16353  16359  16363  16365  16369  16375  16377  16383  16387  16389  16393  16395  16399  16401  16403  16404  16405  16407  16408  16409  16411  16413  16417  16419  16423  16425  16429  16435  16437  16443  16447  16449  16453  16459  16465  16467  16473  16477  16479  16485  16489  16495  16503  211419 

科目: 来源:0113 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某食品包装内的小纸袋上,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
(1)生石灰(CaO)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我对它作了一系列探究,获益匪浅,其实验方案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15 期中题 题型:实验题

某科学探究小组在研究利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的速率加快,就联想到在反应中加入二氧化锰之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否增加?于是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的猜想是:
1.加入二氧化锰会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
2.加入二氧化锰不会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
(1)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选择上面的序号),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在探究实验中应控制的变量是(    )
A.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B.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
C.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 D.生成氧气的体积E所用锥形瓶的容积
(3)你认为除了需要制取氧气的仪器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
(4)你设计的探究以上假设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0101 期中题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发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含量约占40%的空气样品中就能复燃,那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并进行了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___________%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分数约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左下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大约___________℃。
     
某同学改用右上图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 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猜想】(1)猜想①:该化肥是NH4Cl, 猜想②:该化肥是               , 
猜想③:该化肥是NH4HCO3, 猜想④:该化肥是尿素。
【实验探究】(2)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              不成立;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图1),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2)中               溶液滴入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              不成立。 
(4)在步骤(3)的试管中再滴入(图2)中的                溶液,若               ,则猜想①成立;若                  ,则猜想②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溶液的特征颜色,为我们判断溶液中存在的物质提供了重要依据。小聪同学为探究硫酸铜溶液呈蓝色的原因,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硫酸铜溶液,加水稀释,颜色变浅;
②比较硫酸铜、硫酸钠两种溶液,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硫酸钠溶液为无色;
③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完全,静置后溶液为无色;
其中,能证明Cu2+为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原因的方案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安徽省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几位同学在探究二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时,他们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A.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
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
C.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一定相同
D.反应容器的形状一定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中考真题 题型:实验题

有一实验事实: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但有铜生成,而且有较多的气体产生。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一)探究:从物质组成元素角度分析,气体可能是SO2、O2、H2中的一种或几种。
(二)实验:
(1)甲同学为确定是否含有SO2,他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颜色未发生变化,则该气体中            SO2(填“有”或“无”)。
(2)乙同学认为只有O2,则可用是               来检验。实验证明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
(3)丙同学为判断是否含有O2,同时确定气体成分,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O2+4KI+4HCl===2I2+4KCl+2H2O,I2为碘单质。于是他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装置:
(三)实验现象与结论:
A中观察到               ,证明无O2; B中观察到               ,证明该气体是H2
(四)实验反思:
(4)大家认为丙同学在加热之前,应对气体先                以确保安全。
(5)由上述实验可知,硫酸铜溶液显              性(填“酸”或“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不定项选择题

本学期,同学们在准备实验操作考查实验过程中,有如下猜想。你认为不正确的有
[     ]
A.在鸡蛋壳中加入稀HCl,如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有浑浊现象,可证明蛋壳中含有CO32-
B.不同颜色花瓣的浸出液遇碱溶液一定变蓝色
C.花瓣中的有机色素分子更容易分散于酒精的微粒之中
D.在同一温度下,有机色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小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单选题

某食品干燥剂为白色固体,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称取2.0g干燥剂要用到的仪器是托盘天平
B.操作I是过滤
C.溶液a与溶液b可能都含有OH-且具有相似的性质
D.该干燥剂的主要成分可能是生石灰,也可能是烧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专项题 题型:实验题

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明很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 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设计装置]如上图所示
[实验探究] 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小利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氢气,也可能是氧气。小利猜想的依据是                 。
(2)小宁打开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3)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U型管A端红墨水液面下降,其原因是                               。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
(4)小明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             性。
(5)小军认为,纯碱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另一种物质有可能是Na2CO3,小宁认为不可能,他可选用              试剂来验证另一种物质是否是Na2CO3
(6)小明在转移实验一所得溶液时,不小心手上沾有部分该溶液,小明应该如何处理:               
[表达](7)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