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315  16323  16329  16333  16339  16341  16345  16351  16353  16359  16365  16369  16371  16375  16381  16383  16389  16393  16395  16399  16401  16405  16407  16409  16410  16411  16413  16414  16415  16417  16419  16423  16425  16429  16431  16435  16441  16443  16449  16453  16455  16459  16465  16471  16473  16479  16483  16485  16491  16495  16501  16509  211419 

科目: 来源:江苏省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我国青海湖采集的天然碱样品可表示为aNa2CO3·bNaHCO3·cH2O(a. b. c为最简整数比)。小红同学为测定其组成,称取该天然碱样品16.6g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1. 碳酸钠比较稳定,加热时不分解 ;
2. 2NaHCO3Na2CO3↑+CO2 ↑+H2O ;
3. 图中B处为两个单向阀:推注射器时A1关闭,A2处打开;拉注射器时,A1 打开进空气,A2关闭。
(一)实验步骤 ①组装好装置,检查气密性 ②反复推拉注射器 ③称量E. F的质量④关闭弹簧夹,加热D处试管直到反应不再进行 ⑤打开弹簧夹,再次反复缓缓推拉注射器 ⑥再次称量E. F的质量。
(二)问题探究:
(1)E中的药品为           ,E的作用是           。C. F. G中装有碱石灰(CaO与NaOH的固体混合物),则C的作用是           ,F的作用是           ,G的作用是          
(2)实验步骤②与③能否颠倒           (填“能”或“不能”)。若不进行步骤⑤的操作,则所测得的碳酸氢钠质量分数            (填“偏大”. “偏小”. “无影响”),该操作中推注射器时缓缓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

(3)据右表,16.6g天然碱中结晶水的质量
           g,Na2CO3的质量为            g,
该天然碱的化学式中 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已知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某班级化学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他们想探究氧化铜能否在氯酸钾的受热分解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设计了以下的对比实验和后续操作:
①称量两份氯酸钾各4g,分别放入A和B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再称量1.5g氧化铜放入A试管中。
②将A和B试管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正确加热,经检验A试管40秒后开始产生氧气,B试管2分钟后开始产生氧气。
③停止加热. 冷却,将A试管反应后的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认真过滤,得滤出物,洗涤并干燥。
④观察滤出物的状态和颜色。
⑤称量滤出物的质量为1.5g。
⑥将滤出物和炭粉混合,在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请回答:
(1)若省略操作⑤,能否达到实验目的,为什么?                     
(2)若用下图实验装置(每个装置都备有多套)和相应操作替换第⑥步实验,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请把下图中仪器连接成一套符合实验目的的实验装置,这套实验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是(填写各接口的字母):                                                               。(气流的方向从左往右)在已连接好的装置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3)经上述探究过程后得出的结论是:氧化铜         作氯酸钾制氧气时的催化剂。 (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江苏省模拟题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纯碱(Na2CO3)的性质后,联想到家中蒸制馒头时常用的物质小苏打(NaHCO3),于是采用市售的小苏打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1)①取样品溶于适量的水中,测得溶液的PH大于7。
②向小苏打样品中滴加盐酸,有大量气泡产生,经检验该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③向小苏打的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生成了白色沉淀。
(2)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了下图所示装置对小苏打和纯碱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小试管内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变成蓝色,a烧杯中石灰水无明显现象,b烧杯中石灰水了现白色浑浊。试回答:
① 在实验结束时,操作上要注意的问题是:                               
② 由实验(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请归纳出小苏打的化学性质(至少三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期末题 题型:单选题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装置,O点是一固定点,活塞连接金属滑片, 活塞运动,滑动变阻器阻值随之改变。试管内是空气和足量的白磷,烧杯中盛放足量生石灰。闭合电键小灯泡发光,向烧杯中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试推测:
(1)烧杯中的液体将呈现          色;
(2)与刚闭合电键时相比,小灯泡将          (填“变亮”、“变暗”或“和原来一样”):
(3)活塞最终将停留在a的          位置(填“原来”、“偏左”或“偏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北京市期末题 题型:实验题

用盐酸可以清除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盐酸中主要含有H2O分子、H+、 Cl-。某探究小组为探究稀盐酸中的哪种微粒能使氧化铁溶解,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得出了初步结论。
(1)请填写下表中的实验结论:
(2)是否需要做“向Fe2O3,中加入水”的对比实验?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发现问题] :小亮和小明在劳动中发现学校花坛部分花的叶面出现了枯黄的现象,便及时施用了足量的化肥,但效果不明显,他们决定用化学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
Ⅰ.[收集资料] :
(1)花的叶颜色枯黄,他们可选择施用           (填氮肥、磷肥、钾肥)。
(2)前段时间他们曾用熟石灰对花坛中的酸性土壤进行过改良。
(3)铵盐受热或与碱混合,会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
[提出假设]:
(1)太阳的暴晒,气温升高使肥效流失;
(2)与熟石灰反应使肥效流失
[设计实验]:
(1)小亮取少量这种化肥置于试管中加热,并在管口放一干燥的pH试纸,试纸无变化。
(2)另取少量这种化肥与熟石灰混合,闻到有刺激性的气味。小亮得出结论:由第二个实验现象说明花坛的肥效流失与土壤残留的熟石灰有关。
Ⅱ.[ 问 题 ]:
(1)小明说小亮的实验有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                        
(2)请你帮助他们鉴别氮、磷、钾三种肥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通常情况下,人体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和空气中部分气体的含量如下表示。(含量均指各组分的体积分数)
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请填写:
(1)                                                   
(2)                                                   
(3)                                                   
(4)                                                    
(5)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 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填“打开”或 “关闭”),活塞B______(填“打开”或“关闭”)。
(2) 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此时可观察到Ⅱ瓶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Ⅰ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同步题 题型:实验题

初三(5)班小李想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请帮助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
[ 猜 想 ] 因素l:溶质的种类;因素2:温度 。
[实验探究](一) 因素l:溶质的种类操作步骤:在常温下,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NaCl、KNO3、Ca(OH)2各2g,振荡,观察各物质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二)因素2:温度(以KNO3为例) 操作步骤:用量筒各量取5ml蒸馏水,分别加入①、②、③3支试管中,再各加入5g KNO3晶体,将试管①保持在常温下,将试管②加热并保持在40℃,将试管③加热并保持在60℃,振荡,观察各试管中KNO3的溶解情况。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