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070  164078  164084  164088  164094  164096  164100  164106  164108  164114  164120  164124  164126  164130  164136  164138  164144  164148  164150  164154  164156  164160  164162  164164  164165  164166  164168  164169  164170  164172  164174  164178  164180  164184  164186  164190  164196  164198  164204  164208  164210  164214  164220  164226  164228  164234  164238  164240  164246  164250  164256  16426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上化学课时,小明同学听化学老师讲,做蛋糕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粉末状物质,它既能中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白色粉末状物质是碳酸氢钠(NaHCO3).他对此颇感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于是他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1: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取少量新配制的碳酸氢钠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用pH试纸测得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实验2:小明认为蛋糕膨胀,是由于制作过程中
猜想①: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与面团中的酸性物质反应产生的;
猜想②:二氧化碳可能是由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
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所致,他对二氧化碳的来源进行了两种猜想: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猜想①正确


 取少量该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热,并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猜想②正确
【小结】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应用】在炸油条时,通常在发酵后的面团中加入小苏打(NaHCO3)的目的是将面团发酵产生的酸除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集气瓶
(2)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如何验满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为B和D(填字母),B装置不能控制反应速率,你改进的方法是改为分液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初中化学所学的物质中,甲、乙是两种单质,A~G是化合物,其中A、B是氧化物,G是一种钠盐,“→”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物质的化学式NaOH;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3)写出图中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水是生命之源.
(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
(2)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3)氯化钠溶于水,溶液导电能力显著增强,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I AII AIIIAIVAVAVIAVIIA0
2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第13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AlCl3,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离子(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bd(填标号).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3)第9号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SiF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F+SiO2=SiF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小组同学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该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是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1)实验前要先打开T,通往一会儿干燥的N2后,关闭T,再加热.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2)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不同,产生的实验现象也不同.下面是炭与氧化铜不同质量比的实验记录:
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1:71:111:13
实验现象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红热,产生大量气泡,石灰水变浑浊偶尔红热,有气泡,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果表层铜珠较大,有较多黑色粉末亮红色金属光泽,网状铜块暗红色层状粉末里含微细铜粒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知该反应混合物的最佳质量比为1: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为了探究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小谷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①将足量铁粉与锌粉分别放入10%100mL稀硫酸中,观察现象产生气泡速率:
Fe>Zn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关
②将等质量锌粉与锌片分别放入10%100mL稀硫酸中,观察现象产生气泡速率:
锌粉>锌片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发现问题】在同一反应中其速率也不一样.
【继续探究】
小谷对锌粉与稀硫酸反应过程中速率的变化情况进行探究.
在100mL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下图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体积,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12345
氢气体积50120232290310
【讨论】
(1)实验中测定反应产生氢气体积的实验装置如图,其中量筒的作用是根据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判断生成氢气的体积.
(2)实验数据反映,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是先逐渐加快,一定时间后反应速率逐渐减慢,其原因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变慢.
(3)若反应太剧烈了,操作难以控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但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质量,可在硫酸溶液中加入适量的AB(多选)
A.蒸馏水    B.Na2SO4溶液    C.Na2CO3溶液    D.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现有以下装置、仪器.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图1中A是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为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该调节的螺丝是c(选填“a”、“b”或“c”),装置改正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O2,若要控制反应速率获得平稳气流,应选用图1中C(从A至D选填序号)作为气体发生装置.
(4)图1中D装置作为制取CO2的发生装置时,可以随时控制的反应停止和发生.从E至H选择EGH(填序号)也可以组装成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停止和发生的气体发生装置.
(5)若用图2中甲验证C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性物质,则瓶中装入的试剂最好是紫色的石蕊试液;若用右图甲收
集某气体时从d通入,推测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小.
(6)图2中乙装置中容器Ⅰ、Ⅱ都盛等体积CO2,分别用注射器向两个容器中注入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观察到U形管液面左边低右边高现象,说明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海边盛产贝壳,其主要成分为CaCO3,以贝壳和纯碱为原料,生产烧碱的简要工艺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是CaO,该物质的类别是属于氧化物(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写出步骤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3)在工业上,熟石灰可用于生产烧碱.在农业上,它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18g;那么该温度下200g水中溶解36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甲>乙.
(3)若将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100克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200克分别升温到t2℃(不考虑水分蒸发),两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是:甲等于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