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296  164304  164310  164314  164320  164322  164326  164332  164334  164340  164346  164350  164352  164356  164362  164364  164370  164374  164376  164380  164382  164386  164388  164390  164391  164392  164394  164395  164396  164398  164400  164404  164406  164410  164412  164416  164422  164424  164430  164434  164436  164440  164446  164452  164454  164460  164464  164466  164472  164476  164482  16449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所贴的警示标识与存放的物质$\underset{不}{•}\underset{相}{•}\underset{符}{•}$的是(  )
A.
乙醇
B.
一氧化碳
C.
浓硫酸
D.
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过程是通过物理变化获得能量的是(  )
A.水力发电B.煤燃烧发电
C.炸药爆炸开山修路D.汽油燃烧驱动汽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NaOH、Na2CO3、NaCl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表1  NaOH、Na2CO3、NaCl分别在水中的溶解度(S/g)
t/℃NaOHNa2CO3NaCl
0427.135.7
105112.235.8
2010921.836.0
3011939.736.3
表2  常温下,NaOH、Na2CO3、NaCl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S/g)
NaOHNa2CO3NaCl
17.3<0.010.1
根据表1和表2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NaOH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2)20℃时,饱和食盐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为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小明同学将CO2通入饱和NaOH的乙醇溶液中.请推测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变浑浊,推测依据是碳酸钠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操作和分析都正确的是(  )
操  作分  析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底部来检验CO2是否收集满因为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B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目的是证明这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C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为了加快水的蒸发
D木炭还原氧化铜时,加热用的酒精灯可加网罩,最好使用酒精喷灯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氯化钠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
①2NaCl(熔融)$\frac{\underline{\;通电\;}}{\;}$2Na+Cl2↑ ②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X+H2↑+Cl2
(1)②中X的化学式为NaOH,氯化钠与金属钠中都含有钠元素,从微观角度分析两处钠元素的不同之处在于氯化钠中的钠元素是以钠离子存在,而金属钠中的钠元素是以钠原子存在.
(2)通过上述①②两个反应还能得出的结论是电解氯化钠时有水存在会影响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之一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原理对应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则证明已满;
(2)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为D(填序号).理由是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且易溶于水,欲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还需选用E装置,则E中应装入的药品是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图中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 E是导致溫室效应的一种气体,图中“-”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写出物质E的一种用途灭火等;
(2)物质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合理即可);
(3)写出图中一个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
(4)A与B反应的微观实质是2H++Fe=Fe2++H2↑(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②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①、图②的本质区别是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隔变小,发生了物理变化;②水分子变为氢分子和氧分子,发生了化学变化;
(3)由图②、图③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可能发生改变的分子的数目;
(4)由图③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化合反应(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由图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t2℃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加入溶质.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由t2℃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C(选序号).
A.甲>乙      B.甲<乙    C.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某初中化学社团--“拉瓦锡实验室”的活动丰富多彩.下面是他们以“化学与社会发展”为主题的两次活动记录:
活动1:在观看了“西气东输”与“石油分馏”等视频后.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认识到:
①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②现在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以,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
③人们将化石燃料通过化学工艺可以制造和合成价值更高的药物、化学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等.其中,塑料属于合成材料.随意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
活动2:同学们展示了各自收集到的关于“化学物质与健康”的相关资料及一些常见食品,如: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并针对“化学制品对人体有益还是有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从而认识到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如缺铁元素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缺钙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还认识到一氧化碳、甲醛等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通过这样的社团活动,大家形成了“保护自然,关爱生命”的共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