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737  164745  164751  164755  164761  164763  164767  164773  164775  164781  164787  164791  164793  164797  164803  164805  164811  164815  164817  164821  164823  164827  164829  164831  164832  164833  164835  164836  164837  164839  164841  164845  164847  164851  164853  164857  164863  164865  164871  164875  164877  164881  164887  164893  164895  164901  164905  164907  164913  164917  164923  16493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反应为置换反应
B.A是有机物,B、C、D是无机物
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D.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
C.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D.纯碱、烧碱都属于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实验数据,记录合理的是(  )
A.用酒精温度计测得某溶液温度为25.68°C
B.用10mL量筒量取98%稀H2SO4溶液3.68mL
C.用“pH计”测得某血浆的pH=7.40
D.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粗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D.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任何明显现象,再加入氧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酸、碱中都一定含有氧元素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氢前的金属能与盐酸反应
D.某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可证明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取10.9g纯碱样品(含少量氯化钠杂质)完全溶于108.8g水中,再向其中逐滴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8%的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请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B.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中应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C.配制稀硫酸时,可向盛浓硫酸的烧杯中慢慢倒入蒸馏水
D.用金属和酸制氢气时,可采用与制二氧化碳相同的发生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实验一和实验二都会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实验一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实验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石灰水的温度上升,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有Ca(OH)2固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过程与图象相符的是(  )
A.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固体
B.向等量的镁、锌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C.向稀盐酸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向盐酸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