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780  164788  164794  164798  164804  164806  164810  164816  164818  164824  164830  164834  164836  164840  164846  164848  164854  164858  164860  164864  164866  164870  164872  164874  164875  164876  164878  164879  164880  164882  164884  164888  164890  164894  164896  164900  164906  164908  164914  164918  164920  164924  164930  164936  164938  164944  164948  164950  164956  164960  164966  16497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16.1g.
(2)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如图).
(1)生石灰能做干燥剂,原因是CaO+H20═Ca(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包久置的生石灰干燥剂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们对这包干燥剂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干燥剂是否变质,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一:全部是CaO;
          猜想二:是CaO和Ca(OH)2的混合物;
          猜想三:全部是Ca(OH)2
          猜想四: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猜想五:全部是CaCO3

【实验探究】①取部分该干燥剂在试管中,加水后无放热现象,说明这包干燥剂中不含CaO.
②继续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出现.
③为了进一步确定这包干燥剂中有无其他成分,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取部分干燥剂于烧杯中,加水并搅拌,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2支试管中.请你根据实验进行推断.
实验方案方案一方案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得出猜想四成立.
【拓展迁移】小组同学反思了干燥剂变质的原因,认识到保存生石灰的正确方法是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
(2)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所需要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填名称),用C装置检验二氧化碳,在C中盛放氢氧化钙溶液,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若在C装置中盛放滴有紫色石蕊试剂的蒸馏水,则C中的现象是变红.
(3)实验室可用B、D装置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装置A、B都可以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A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和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规范的操作和合理的实验步骤是获得可靠实验结论的基本保证,请结合下列实验操作作图回答问题.

(1)如图一: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预先加了少量水,这些水不能(填“能”或“不能”)用细沙代替.
(2)如图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应该A(填“A”或“B”).
A.先通入CO,再加热          B.先加热,在通入CO
(3)如图三: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是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如下A、B、C、D四个实验,并按如图E实验操作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使用托盘天平时,将称量物放在左盘(填“左”或“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略微向左偏转,接下来的操作是继续添加砝码或向右拨游码.
(2)C实验中的铁丝实验前需对它进行的操作是用砂纸打磨.
观察到B、C实验前后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有同学认为B、C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他的说法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3)A、D实验天平不平衡,其中A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D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因为该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
(4)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CD(填字母).
A.元素化合价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化学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公共安全等密切相关.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①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
②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C2H5OH)作为汽车燃料(车用乙醇汽油),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写出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
③化石燃料的使用会引起酸雨.下列关于酸雨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开发利用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
B.增高工厂烟囱有利于减少SO2的排放
C.pH小于7的降雨就是酸雨
(2)“火”能为人类带来光明与温暖也会对人类造成伤害.2015年3月4日凌晨,昆明市官渡区彩云北路某商贸中心发生一起火灾.火灾扑灭后经相关部门认真排查、核实,火灾共造成12人死亡、10人受伤,50余间商铺被烧毁…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商铺内存放的塑料包装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可燃物.
②水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剂,它的灭火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③发现火险或遇火灾时,可采取的措施是拨打119(任意填一种).
④下列图标中,“禁止带火种”的图标是B(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往含有FeSO4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A.滤渣中只有AgB.滤渣中一定有Fe
C.滤渣中一定有ZnD.滤渣中一定有Zn、Fe、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5.01.22.00.4
反应后质量(g)待测3.03.60.4
关于这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是反应物,乙、丙是生成物B.丁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后甲的质量是3.4gD.甲一定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来提纯A
C.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t2时,在100g水中加入32gA可形成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数滴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B.用甲醛溶液浸泡产品保鲜
C.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D.为了节约粮食,把霉变大米淘洗后食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