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859  164867  164873  164877  164883  164885  164889  164895  164897  164903  164909  164913  164915  164919  164925  164927  164933  164937  164939  164943  164945  164949  164951  164953  164954  164955  164957  164958  164959  164961  164963  164967  164969  164973  164975  164979  164985  164987  164993  164997  164999  165003  165009  165015  165017  165023  165027  165029  165035  165039  165045  16505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A、B、C、D、E、F、G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E、G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A:CuO  B:Fe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CuO+2HCl=CuCl2+H2O,
(3)C物质固态时的名称干冰,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人工降雨
(4)图中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的原因是盐酸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化学使我们学会从微观的视角认识宏观的世界.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为不同元素的原子),请回答:
(1)反应中发生分裂的微粒是CD;
A、●B、○C、    D、
(2)该反应中各物质的构成微粒是分子(填“分子”或“原子”),参加反应的“”和“”的个数比为1: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为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①的质量一定等于②和③的质量之和
B.②和③一定是反应物
C.④可能是反应物也可能是生成物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有相同原子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体积减小--分子变小
C.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H+和OH-结合成H2O分子
D.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分子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据报道,2015年3月2日武汉市原汉阳造纸厂不规范处理大批被淘汰的水银仪表,致使2Kg水银多年沉睡地下,造成环境污染隐患.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解决日常生活中水银污染问题,对此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水银体温计打破后,水银泄露如何处理才能减少污染?
【查阅资料】(1)水银的化学名称为汞(Hg),致人死亡的剂量为0.3g,水银易挥发,若泄露便会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引发安全事故.
(2)水银体温计中1g水银全部挥发后,可使45m3密闭空间的水银浓度达到22.2mg/m3,如果待在水银浓度为1-2mg/m3环境2小时,就会出现头痛、发烧、腹部绞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猜想与假设】该小组分别对处理方案提出如下猜想:甲同学:从源头解决水银的污染性;乙同学:从传播途径减轻危害
【设计实验】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3)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按要求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迅速用湿润的医用棉签将洒在地上的水银粘集,并装入玻璃瓶 银白色金属变成黑色粉末甲同学猜想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向玻璃瓶和地面撒入足量的硫粉 
(4)乙同学收集泄露的水银后,迅速打开门窗并利用排气扇保持室内通风良好,2小时后,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请判断汞在蒸发和液化时发生了物理(填“物理”或“变化”)变化.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操作不够严谨,理由是汞蒸气排放到空气中没有消除其污染
【拓展应用】
(5)该小组经过一番讨论,为了避免水银二次污染,你认为还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收集水银时不能接触身体,不能随意丢弃等(至少一点)
【归纳反思】在实验室若发生汞泄露,可以及时在地面上撒上一些硫粉,使汞与硫粉结合成无害的硫化汞.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Hg+S=Hg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填字母编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用B装置来制取某种气体,其优点是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3)若用C装置除去氢气中含有的少量水蒸气,则C中盛装的药品为浓硫酸,气体应从a(填“a”或“b”)端通入.
(4)若在C装置中装满水,用此装置并测量二氧化碳的体积,则C装置需要进行的改进是在C装置水面上方加入一层植物油并在a端连接一个量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的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混合物D的组成Cu(OH)2、BaSO4
(2)A→B的反应类型置换反应
(3)写出H→C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
(4)指出B的一种用途作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市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子啊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已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请你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凡是遇到火源能发生燃烧和爆炸的颗粒细小的固体物质叫做可燃粉尘,请你猜想影响可燃粉尘发生爆炸的因素有反应物接触面积和浓度是否达到爆炸极限等.
(2)镁粉用于汽车轮毂抛光,干燥的镁粉在空气中遇到明火极易燃烧或爆炸,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因此根据镁粉的性质,你认为下列镁粉的保存方法不正确的是D(填序号).
A.储存于干燥通风的仓库内  B.远离火种及热源  C.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D.露天随地堆放
(3)亮亮同学利用图中装置模拟粉尘爆炸实验,操作如下:在小塑料筒里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金属筒,打气筒压入大量空气,不久,便会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金属筒上的塑料盖掀起.
①该实验中的面粉属于可燃物,鼓入空气的作用使面粉充满整个金属筒,使面粉与空气混合均匀,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实验中发生爆炸,除具备了燃烧的三个条件外,同时还必须发生在有限空间;
②近期我国全面开展排查粉尘生产,请你提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有良好的通风设备(写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图中是某同学对二氧化碳部分知识构建的网络图,请根据图中信息用化学用语填空
(1)物质a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CH4
(2)物质b主要成分中阴离子是CO32-
(3)请标出物质d的氢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1}{H}$2CO3
(4)碳的两种氧化物可以互相转化.写出一个CO2转化为CO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   
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