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863  164871  164877  164881  164887  164889  164893  164899  164901  164907  164913  164917  164919  164923  164929  164931  164937  164941  164943  164947  164949  164953  164955  164957  164958  164959  164961  164962  164963  164965  164967  164971  164973  164977  164979  164983  164989  164991  164997  165001  165003  165007  165013  165019  165021  165027  165031  165033  165039  165043  165049  16505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2015年4月6日晚19时左右,福建漳州的古雷PX项目发生爆炸.从现场传来的各种视频、图片,看后让人不寒而栗,内心祈愿当地百姓能安好.PX是“对二甲苯”,其化学式为C8H10,相关性质如下:
①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  ②熔点13.2℃、沸点138.5℃③密度0.86g/cm3
④可燃    ⑤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   ⑥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
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中属于PX物理性质的是(填数字序号)①②③⑤;
(2)试写出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8H10+21O2$\frac{\underline{\;点燃\;}}{\;}$16CO2+10H2O;
(3)根据PX的性质,从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的角度,应如何保存和储运PX?密封保存、严禁烟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用适当的数字和化学用语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N2
(2)两个氢原子2H;
(3)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C60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
(5)氧化亚铁中铁元素显正二价$\stackrel{+2}{Fe}$O;
(6)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A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对科学知识的应用错误的是(  )
A.铁由于导热性能好,用来做暖气片
B.铅锑合金由于熔点低,用来做保险丝
C.甲醛由于有防腐作用,用来保鲜食品
D.洗洁精由于有乳化作用,用来除去餐具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纯棉衣服B.塑料瓶C.玻璃杯D.羊毛围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MgO,还有部分与N2化合,由此可推知12g镁在空气中燃烧后得到产物质量可能为(  )
A.20gB.17gC.2gD.16.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根据物质的哪些性质可以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白糖和食盐:味道;
(2)煤块和木炭:密度、硬度;
(3)胆矾和食盐:颜色;
(4)冰和水:状态;
(5)酒精和汽油: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100吨含氧化铁为80%的赤铁矿中含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吨(杂质不含铁)?其中含铁多少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化学名称为五水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4•5H2O.加热硫酸铜晶体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能观察到蓝色晶体变白色粉末,同时有水生成,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 $\frac{\underline{\;\;△\;\;}}{\;}$CuSO4+5H2O.冷却后,在固体中加入少量的水,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是能观察到白色粉末变成蓝色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a g,使之完全分解,在一定温度下将残留固体加入2b g水中,有c g固体未溶,在相同温度下再加入b g水,仍有d g固体未溶,经测定d g固体为混合物,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根据某同学查阅臭氧的资料回答问题: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臭氧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这是属于臭氧的物理性质;臭氧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得多,这是属于臭氧的化学性质;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带火星木条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