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915  164923  164929  164933  164939  164941  164945  164951  164953  164959  164965  164969  164971  164975  164981  164983  164989  164993  164995  164999  165001  165005  165007  165009  165010  165011  165013  165014  165015  165017  165019  165023  165025  165029  165031  165035  165041  165043  165049  165053  165055  165059  165065  165071  165073  165079  165083  165085  165091  165095  165101  16510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食品保鲜的措施有添加防腐剂、充填气体、放置干燥剂和脱氧剂等.
(1)食盐是常用的调味品和防腐剂,其主要成分的构成粒子是Na+、Cl-(填化学符号).
(2)生石灰是常用的干燥剂,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作干燥剂的原因CaO+H2O═Ca(OH)2
(3)铁粉也可用作保鲜剂,它利用了铁生锈的原理,所以又称“双吸剂”.这里的“双吸”是吸收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有一袋铁粉使用了一段时间,表面已经生锈,经验证它还可以继续使用,其验证方法是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铝元素与人类关系密切.
(1)如图是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2)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Al2O3存在,Al2O3属于B(填标号).
A.单质       B.氧化物       C.碱           D.盐
(3)工业用电解熔融Al2O3的方法冶炼铝,化学方程式为:2Al2O3$\frac{\underline{\;\;\;通电\;\;\;}}{冰晶石}$4Al+3X↑,X的化学为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4)铝可制成蒸锅,主要利用铝的延展性和导热性.
(5)药品“氢氧化铝[Al(OH)3]”片剂能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厨房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图1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A(填标号,下同).

(2)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C.
A.棉布围裙      B.不锈钢锅       C. 塑料垃圾桶
(3)洗涤剂可以除去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
(4)“火立熄”(如图2)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其接触到火焰后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隔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甲、乙两位同学要选用下图所示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甲、乙两位同学在制取氧气时,都选择A装置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但它们收集气体的装置不同,实验后对比知道.甲收集的气体纯度比乙高,则甲选择D装置收集氧气,乙选择B装置收集氧气(填字母)
(3)甲同学选择该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4)乙同学选择该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
(5)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性注意事项是A填(序号)
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  C、加热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铬(Cr)为不锈钢主要的添加元素,含量一般在12%以上.铬的表面生成一薄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是不锈钢具有耐蚀性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直接接触.
(2)不锈钢是一种合金(填“合成材料”或“合金”)
(3)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Cr、Mg、Cu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Cr显+2价),现象如下:
金属CrMgCu
与盐酸反应现象放出气泡速率缓慢放出气泡速率较快无明显现象
①上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Mg、Cr、Cu.
②从上述探究实验可知,Cr能(填“能”或“不能”)跟CuSO4溶液反应.若反应,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r+CuSO4=Cr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青少年摄入锌不足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请回答:
(1)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55;
(2)葡萄糖酸锌中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4:22:224:65;
(3)葡萄糖酸锌中含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写出计算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周末,小明与同学们一起去爬山,在山上采集了三种岩石样本,当地的农民伯伯说,三种岩石分别是花岗石、大理石和石灰石.
探究一:岩石样本中是否都含有碳酸钙?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仪器、药品任选):
实验步骤应得到的实验现象结论与解释
①大理石和石灰石样本中都含有碳酸钙.
②花岗岩样本中不含碳酸钙.
探究二:大理石和石灰石哪种样本中碳酸钙的含量高?
为了探究大理石和石灰石哪种样本中碳酸钙的含量高,他们选取了下列实验用品:
药品:大理石样本、石灰石样本、稀盐酸;  仪器:试管
(1)要得出科学、合理的实验结论,实验时除了要求大理石和石灰石样本的大小、形状相同外,你认为还需要控制的变量是:同种稀盐酸,且稀盐酸的体积相同(或稀盐酸的浓度相同等).
(2)请你利用上述实验用品,设计实验方案.
你的实验方案是取大小、形状相同的大理石和石灰石样本,分别加入2支试管中,然后加入同种、相同体积的稀盐酸,观察现象,反应较快,产生气泡多的那种矿石样本中含碳酸钙的含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首先要选择反应物,明确如何控制反应条件,然后确定气体发生和收集装置,还要考虑装置是否符合环保、安全等要求.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时,下列物质不能直接作为制氧原料的是②④(填序号),判断的依据是组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
①水  ②氯化钠  ③高锰酸钾(MnO4)  ④甲烷(CH4)  ⑤过氧化氢
(2)当确定了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后,还应该考虑原料是否容易获得、实验条件是否易于控制或操作是否简便或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可靠等等因素(写一项即可).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时,以下气体性质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是②④(填序号).
①颜色  ②密度 ③可燃性 ④溶解性
(3)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指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分液漏斗,②锥形瓶;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用图中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当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收集满时看到的现象是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4)用图中的气体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收集该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检验这种气体收集满集气瓶的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制取该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是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简图,请仔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④所指过程的含义:
①工厂和汽车燃烧化石燃料生成二氧化碳;     ④动物呼吸需要氧气.
(2)在⑦所示的过程中臭氧层中的臭氧在日光的作用下转化成O2.臭氧是淡蓝色气体,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
①写出图示中臭氧转化为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O3$\frac{\underline{\;日光\;}}{\;}$3O2
②请从组成和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组成元素相同,分子构成不同.
(3)科学家研究发现,如今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远高于百万年前的水平.请你根据上述循环图说出两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绿色植物被大量砍伐.
(4)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海水的吸收.
(5)据统计,大气中每年新增CO2约为185~242亿吨,而其综合利用还不足1亿吨/年,仅靠碳的自然循环来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已不可能,为了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化学家们正想尽办法用化学反应的手段消除二氧化碳.
①火力发电厂用石灰乳[主要成分是Ca(OH)2]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②日本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常压、300℃条件下,CO2和H2反应生成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 $\frac{\underline{\;催化剂\;}}{300℃}$CH4+2H2O.
(6)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产生温室效应,根据上图CO2的产生和消耗途径,请你再提出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一条合理化建议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植物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化石燃料是目前人类应用最广泛的能源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液化天然气(LNG)是目前正在推广使用的公交车燃料,它具有燃烧效率高、污染小的优点.写出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在高温下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通过观察图你能获得的信息是(写出两条即可):
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O$\frac{\underline{\;高温\;}}{\;}$CO+H2
(3)为减少CO2的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气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生成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气体,且释放大量的热,有一定应用前景.则NH3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6H2O+2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