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919  164927  164933  164937  164943  164945  164949  164955  164957  164963  164969  164973  164975  164979  164985  164987  164993  164997  164999  165003  165005  165009  165011  165013  165014  165015  165017  165018  165019  165021  165023  165027  165029  165033  165035  165039  165045  165047  165053  165057  165059  165063  165069  165075  165077  165083  165087  165089  165095  165099  165105  16511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现有一包不知其具体成份的药包,其中可能含有的成份有BaCl2,BaSO4,Ba(NO32,Ba(OH)2,MgCl2,AgNO3六种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则根据提示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HCl有白色沉淀产生;(2)滴入紫色石蕊试剂变红;(3)加入Na2CO3溶液有气泡和沉淀产生
①物质中可能有硫酸钡,物质中一定有硝酸银、硝酸钡,物质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钡、氯化镁、氯化钡.
②反应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任写四个)HCl+AgNO3=AgCl↓+HNO3、Na2CO3+Ba(NO32=BaCO3↓+2NaNO3、BaCl2+2AgNO3=Ba(NO32+2AgCl↓、2HCl+Ba(OH)2=Ba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一定质量的某Na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所得沉淀质量等于原Na2SO4溶液质量的$\frac{1}{2}$,则原Na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接近于(  )
A.10%B.20%C.30%D.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NH4Al(SO42是食品加工行业中常用的添加剂,往往用于烘焙食品,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由5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中NH4+和SO42-的微粒个数比为1:2
C.该物质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D.该物质中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很多同学都喜欢既别致又实用的叶脉书签,其制作方法如下:首先选取首先选取大小适当、稍老一些的树叶(如桂树叶)放在烧杯中,加入100g12%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10-15分钟(不搅拌),取出,冲洗,将叶片压平,最后系上各色丝带,漂亮的叶脉书签便做好了
(1)在制作过程中,需称取12g氢氧化钠固体,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称取时,要将其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C(填序号)
A增加砝码   B移动游码  C取出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D再加上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2)量取88mL的蒸馏水,量取时最好选用100mL(填“10mL”、“100mL”或“500mL”)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铁的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铁可以制成铁锤,是因为铁的硬度大
B.菜刀用完后要洗净抹干,是因为铁会生锈
C.铁可以制成铁丝,是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D.铁锅上装有木质或塑料的手柄,因为铁能导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将一定质量的某易燃的有机化合物(只含C、H、O元素)与一定质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混合后点燃,使其全部反应,然后将全部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各装置时均完全反应),可观察到装置A中粉末变蓝,装置B、D中均出现白色沉淀.问:

(1)装置B、D中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
(2)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物中一定含有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
(3)本实验需用纯净的氧气,若用KMnO4制取氧气,应采用排水法收集,然后再进行干燥处理.
(4)若反应前放入mg这种有机化合物,ng氧气;反应后装置A增重了ag,装置C内粉末质量减轻了cg,装置B、D中生成的白色沉淀分别为bg、dg,则当$\frac{8a}{9}$g+$\frac{8b}{25}$g+c 或 $\frac{8a}{9}$g+$\frac{8b}{25}$g+$\frac{4d}{25}$g或$\frac{8a}{9}$g+$\frac{8b}{25}$g+$\frac{8d}{25}$g-c>n时,可以确知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下列离子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离子:Na+、Ba2+、Mg2+、Al3+、Fe3+、Cu2+、NH${\;}_{4}^{+}$、H+、Cl-、NO3-、CO32-、HCO3-、SO32-、HSO${\;}_{3}^{-}$、OH-等.
(1)上述离子中,在强酸性溶液里不可能大量存在的是CO32-、HCO3-、SO32-、HSO3-、OH-;在强碱性溶液中不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有Mg2+、Al3+、Fe3+、Cu2+、NH${\;}_{4}^{+}$、H+;既不能在强酸性溶液里大量存在,也不能在强碱性溶液里大量存在的是HSO3-、HCO3-;无论在强酸性溶液还是强碱性溶液里,都可以大量存在的是Na+、Ba2+、Cl-、NO3-
(2)请总结归纳与H+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的共同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探究
氢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金属锌和硫酸溶液来制取少量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为:Zn+H2SO4═ZnSO4+H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和药品,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1)制取氢气可选择图中的(填编号)B,选择此发生装置的理由是氢气的制取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若用此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小兵对“锌和硫酸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与硫酸反应的快慢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猜想与假设】
a.可能与硫酸溶液的浓度有关;
b.可能与锌的形状有关;

【设计并实验】小兵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和不同形状的锌进行实验,记录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硫酸溶液的浓度
(均取20mL)
锌的形状
(均取1g)
气体的体积(mL)
(均收集3分钟)
A20%锌粒31.7
B20%锌片50.9
C30%锌粒61.7
D30%锌片79.9
对照实验是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其他的量都保持不变.请你指出小兵实验中的对照实验(填实验编号)和变量(同种变量不重复得分).
第①组对照实验AC,变量硫酸的浓度(或质量分数);
第②组对照实验AB或CD,变量锌粒的形状.
【获得结论】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快;锌与硫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实验反思】
锌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快慢还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设计实验验证之.温度,取质量相等的锌粒分别放入两只试管中,然后分别加入温度不同,体积和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测量收集等体积的氢气所需要的时间(只要有控制变量的意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
掌握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才能合理地应用物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等.
(1)用观察法认识空气
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眼、鼻、耳、手)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用观察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请你写出一种观察方法,该方法得出的空气的一条性质:观察方法是看颜色,得出的性质是空气是无色气体;
(2)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及其成分的性质
实验法是指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的组成、未知性质的方法.
①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frac{\underline{\;\;△\;\;}}{\;}$2CuO,该实验的原理是用铜和氧气反应消耗掉空气中的氧气,已知图中玻璃管的容积为50mL,实验前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100mL:实验后当气球回复实验前状态时,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70mL,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0%.
②用实验法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在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分别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二中,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填“>”或“=”或“<”)<试管外大气压强;
实验三中,先分别向两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实验(Ⅰ),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实验(Ⅱ).在实验(Ⅱ)中溶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金属镁--未来的燃料
有专家指出:金属粉末燃料或将带来结束化石能源时代的希望,而镁这种轻金属就是比较典型的代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镁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由图a可知,镁原子中质子数为12,图中的24.31表示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②由图b可知,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填“得到”或“失去”)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Mg2+
(2)燃料是指能通过化学变化释放出能量的物质.
①金属镁可作为燃料的原因是镁具有可燃性,写出金属镁燃烧时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
②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中氢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1:3,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5%,写出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③从对环境的影响的角度看,与化石燃料相比,用金属镁作燃料的优点是(答出一条即可)对空气无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