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965  164973  164979  164983  164989  164991  164995  165001  165003  165009  165015  165019  165021  165025  165031  165033  165039  165043  165045  165049  165051  165055  165057  165059  165060  165061  165063  165064  165065  165067  165069  165073  165075  165079  165081  165085  165091  165093  165099  165103  165105  165109  165115  165121  165123  165129  165133  165135  165141  165145  165151  16515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工厂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生产氯气、烧碱、氢气等化工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这种工业称为“氯碱工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厂生产的烧碱样品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碱样品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
【猜想】
猜想1:可能含有Na2CO3
猜想2:可能含有NaCl;
猜想3:可能含有Na2CO3和NaCl.
作出猜想1的依据是2NaOH+CO2═Na2CO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I.取适量烧碱样品置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试管外壁发热 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II.向I所得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稀硝酸至过量 刚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猜想1可能成立.
 III.向II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结合实验II,猜想3成立.
【交流与讨论】
小坚同学提出:“上述实验II中稀硝酸也可以用稀盐酸代替”.你认为他的观点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引入Cl-,干扰对NaCl的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选用的药品是高锰酸钾(或KMnO4),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目的是以防水倒流进试管炸裂试管.
(2)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A(选填
序号),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42SO4+Ca(OH)2$\frac{\underline{\;\;△\;\;}}{\;}$CaSO4+2H2O+2NH3↑.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C(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c(填序号).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内预先装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2)B实验的目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3)C实验是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体积,该操作将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D实验是粗盐提纯中蒸发操作,实验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大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A-G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A、B、C、D、E是含有相同阳离子的化合物,其中,D、E为白色沉淀,且E不溶于稀硝酸.从B→C的反应过程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如图是这些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
(1)请写出化学式:ABa(OH)2,CBa(NO32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BaCO3+H2SO4=BaSO4↓+H2O+CO2↑;B→C的化学方程式:BaCl2+2AgNO3=2AgCl↓+Ba(NO32
(3)在B→E的反应过程中,B与G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加入紫色的石蕊试液,试液呈红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是初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在生活中也应用广泛,如高锰酸钾俗称“灰锰氧”,在生活中常用作消毒剂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在物质分类中属于盐(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氯酸钾和高锰酸钾都可以制取氧气,是因为它们的组成中都含有相同氧元素.
(3)氯酸钾和高锰酸钾阳离子对应的碱都是KOH(填化学式).
(4)高锰酸钾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浓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8H2O则“□”中的化学式为Cl2,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硫原子的核电荷数x=16,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氩元素(或Ar).
(3)写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4)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Cl2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过量的硝酸钾晶体
B.
向稀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
D.
向盛有氧化铜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氯化铜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CO2CO通入O2,点燃
B二氧化碳氯化氢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CCu(NO32溶液AgNO3溶液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DNaClNa2CO3先加入适量澄清的石灰水,再过滤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学生为了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锌、银、铜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
①将Zn、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ZnSO4溶液中;⑤将Zn放入AgNO3溶液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