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4988  164996  165002  165006  165012  165014  165018  165024  165026  165032  165038  165042  165044  165048  165054  165056  165062  165066  165068  165072  165074  165078  165080  165082  165083  165084  165086  165087  165088  165090  165092  165096  165098  165102  165104  165108  165114  165116  165122  165126  165128  165132  165138  165144  165146  165152  165156  165158  165164  165168  165174  16518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处理水中有机物(以C6H10O5为例)的新技术,其原理可表示为:2C6H10O5+2O2=7CO2+5X,关于物质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O
C.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D.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B.分子能保持物质的性质
C.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D.原子得失电子可以转化为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玻璃管中盛有8.8gCuO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当黑色全部转变为红色时,停止加热冷却,并测得:
①装置C的玻璃管和其中固体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减少了1.6g;
②装置D的干燥管和其中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后增加了1.82g.
(1)用此数据算得水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11:80,你认为该数据否(填“是”或“否”)合理,理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会与碱石灰反应;
(2)甲、乙两位同学对于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甲同学认为是D装置右边的空气对D的影响,使D的测量值偏大(填“大”或“小”),故他在D装置的右边又加了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乙同学则认为C装置的玻璃管内有原先的空气未排出,于是他在C、D装置之间连了如下图所示的导管装置,你认为在加热CuO之前,应关闭b,打开a(填操作),通一会氢气;
(3)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还存在有疑问,8.8g的CuO如果被完全还原,固体质量应减少1.76g,于是他通过老师得到了以下相关资料:
①CuO被还原的过程中会有Cu2O生成,Cu2O也能被还原成Cu;
②Cu2O固体是红色的,它与稀硫酸的反应为:Cu2O+H2SO4=CuSO4+Cu+H2O;
所以他大胆地猜测上述实验中C装置内得到的红色固体中一定混有Cu2O,为了测出该红色固体中含有Cu2O的质量分数,他做了如下实验:
从玻璃管中取出ag红色固体,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中完全反应后过滤、洗涤并干燥,得到红色固体bg.试计算该红色固体中氧化亚铜所占的质量分数为$\frac{9(a-b)}{5a}$×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有一包纯碱样品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氯化铁、氯化钙、硫酸钠中的若干种混合物.为了确定成分,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写成了如下实验:
 
(1)由步骤Ⅰ可知,样品中一定不含氯化铁和氯化钙.
(2)按正确的方法设计,步骤Ⅱ所得无色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钠.
(3)步骤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AgNO3=NaNO3+AgCl↓,由此可判断纯碱样品中含有硫酸钠.
(4)由此实验方案还不能确定的某物质的存在,只需对上述设计作简单的优化即可,你的优化方案是将氯化钡溶液改成硝酸钡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干冰、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
B.分子、原子都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子质量不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C.纯碱、烧碱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它们属于同类物质
D.CO2、CH4、O3都是能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炉火上放一盆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B.用氢氧化钠固体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C.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D.铝合金灯柱属于合成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小明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A、B两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使用A装置进行实验的现象是生成蓝色沉淀,小明得到的结果是: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
(2)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Cl+CaCO3=CaCl2+H2O+CO2↑,小明得到的结果是: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不相等.
(3)请你分析导致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请提出一种改进B装置的措施使B装置密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检验二氧化碳
B.
将氯化钠倒入  量筒中配制溶液
C.
研磨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
D.
向试管中  滴加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现象能用物理变化解释的是(  )
A.水壶烧水出现水垢B.冬季室内窗户玻璃出现水雾
C.牛奶变酸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磷原子2P,②氯化亚铁FeCl2,③F-
(2)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C微粒(选填序号);
A.B.C.
②该反应属于化合 (填“分解”“化合”或“置换”)反应;
③反应前后三种粒子A.B.C.的个数比是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