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173  165181  165187  165191  165197  165199  165203  165209  165211  165217  165223  165227  165229  165233  165239  165241  165247  165251  165253  165257  165259  165263  165265  165267  165268  165269  165271  165272  165273  165275  165277  165281  165283  165287  165289  165293  165299  165301  165307  165311  165313  165317  165323  165329  165331  165337  165341  165343  165349  165353  165359  16536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B.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C.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D.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比为17: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学习化学过程中需要经常做实验.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过滤
C.
闻气味
D.
稀释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空气B.澄清石灰水C.一氧化碳D.碘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同时,他们还查阅到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
物  质Ca(HCO32Mg(HCO32Ca(OH)2Mg(OH)2CaCO3MgCO3
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微溶
【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设计方案】(1)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Na2CO3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1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图2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a.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即使50g水垢全部为CaCO3,产生CO2的质量应为22g,而实验测得生成的CO2质量>22g.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Mg(OH)2、CaCO3、Mg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化石燃料包括石油、煤和天然气.
(2)PM2.5专用口罩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3)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正确的是①②(填数字序号).
①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PM2.5
②PM2.5是造成灰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用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氮原子:2N.
(2)两个乙醇分子:2C2H5OH.
(3)两个氢氧根离子:2OH-
(4)Mg2+
(5)氢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tackrel{+2}{Cu}(OH)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化学小组初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用品:37%的浓盐酸(密度为1.18g/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量筒、温度计
实验一:配制100mL 10%的盐酸(密度为1.05g/mL)
实验步骤
(1)计算:需要37%的浓盐酸的体积为24.05mL(精确到0.01mL,下同);需要蒸馏水的体积为76.62mL(水的密度为1.0g/mL)
(2)量取浓盐酸和蒸馏水.
(3)混合配制.
实验二:在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如下:
加入盐酸的体积(V)/mL02468101214161820
溶液温度变化(△t)/℃△t15.29.612.016.018.216.715.714.713.712.9
(1)表中△t1的值为0.
(2)试绘出溶液温度变化与加入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图.
(3)根据所绘曲线分析,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10mL时,溶液温度变化的趋势及其原因是随着中和反应的进行,由于反应放热,溶液温度上升.
(4)其他条件不变,若改用20%的盐酸进行滴加,结合对上述曲线的分析,大胆猜想新曲线最高点的位置(不考虑溶液密度和比热容的变化及热量散失等影响因素).
横坐标及猜想理由:5,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的最大值与原实验相同,此时所需20%的盐酸的体积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纵坐标及猜想理由:大于18.2的值,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热量的最大值与原实验相同,此时实验总质量比原实验小,所以△t最大值大于1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锥形瓶.
(2)实验室可加热KClO3和MnO2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下同).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氧气已满.
(3)实验室可用Zn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
(4)常温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与空气相近,难溶于水,不与空气和水发生反应.实验室收集乙烯时,应选择的装置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从硅的氧化物可以制取硅单质,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粗硅的制取:SiO2(石英砂)+2C(焦炭)$\frac{\underline{\;高温\;}}{电炉}$Si(粗硅)+2CO↑
由粗硅制纯硅(常用方法):Si(粗)+2Cl2$\frac{\underline{\;高温\;}}{\;}$SiCl4   SiCl4+2H2$\frac{\underline{\;高温\;}}{\;}$Si(纯)+4HCl
(1)根据上述信息,请补全制取纯硅的简易流程图:

(2)根据已有知识和上述信息,进行总结归纳:
①完成置换反应的通式:单质(I)+化合物(I)=单质(Ⅱ)+化合物(Ⅱ).
②填写下表:
单质(I)单质(Ⅱ)相应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一例)
A金属非金属Fe+2HCl=FeCl2+H2
B金属金属Cu+2AgNO3=Cu(NO32+2Ag[单质(I)为铜]
C非金属非金属SiO2+2C$\frac{\underline{\;高温\;}}{\;}$Si+2CO↑
D非金属金属H2+CuO $\frac{\underline{\;\;△\;\;}}{\;}$ 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