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263  165271  165277  165281  165287  165289  165293  165299  165301  165307  165313  165317  165319  165323  165329  165331  165337  165341  165343  165347  165349  165353  165355  165357  165358  165359  165361  165362  165363  165365  165367  165371  165373  165377  165379  165383  165389  165391  165397  165401  165403  165407  165413  165419  165421  165427  165431  165433  165439  165443  165449  16545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下列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含碳量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金属钠和镁的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钠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双吸剂”是常用的袋装食品的保鲜剂,可用来吸收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袋装食品中发现一包名为“504双吸剂”的保鲜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504双吸剂”的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收集资料】:
(1)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
(2)打开固体包装观察:部分粉末呈黑色、部分粉末呈白色、另有少数红棕色的块状固体.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CaCO3.你猜想固体中可能含有Fe2O3的依据是:有少数红棕色的块状固体.
【实验探究】:如表是甲组同学设计并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一、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溶解固体部分溶解,并放出大量热固体中一定含有CaO
二、过滤,取滤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
三、取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固体逐渐消失,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得到浅绿色溶液固体中一定含有铁粉,一定不含有Fe2O3
四、将操作三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固体中一定含有CaCO3
【实验质疑】: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同学在实验中得出“一定不含有Fe2O3”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也是浅绿色;你认为甲组同学哪一步操作得出的结论也不合理二步操作,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H2O=Ca(OH)2
【继续探究】:为验证固体中是否含有Fe2O3,乙组同学用磁铁先分离出铁粉,向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溶液呈棕黄色,证明固体中含有Fe2O3.写出溶液呈棕黄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下图A~H为常见实验装置,请根据要求填空.

(1)指出标注仪器名称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想制取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可选用G装置进行干燥,气体应从c端(填“c或d”)通入.
(3)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可用于制氮肥、药物和燃料等,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则应选择的制取装置为AD.
(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的CO2常含有HCl杂质,如需制取一瓶干燥、纯净的CO2,正确的装置连接顺序为I→H→G→E.如需检验产生的气体是否为CO2可将气体通入F装置,则F装置应放入的物质是澄清石灰水,出现的实验现象为石灰水变浑浊.
(5)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若选择B装置来代替I装置,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水;
(2)在符号①Fe3+、②H2O2、③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①;①和③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Fe2(SO43
(3)上述示意图中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1)写出用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为原料炼铁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2)盛水的铁锅与水面接触的一圈最易生锈.钢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充分接触,
利用新技术能将不锈钢加工成柔软的金属丝,这是利用了不锈钢的B(填字母).
A.耐腐蚀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设计能实现其对应的实验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B.
给病人输氧时a处接钢瓶
C.
比较CaCO3与HCl及H2SO4反应的速率
D.
此装置具有“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SO4+2NaOH═Na2SO4+2H2O.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NaOH.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BaCl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现有以下如图1常见化学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选用A、D装置制取O2,选用的药品是高锰酸钾(或KMnO4),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实验室可用(NH4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A(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H42SO4+Ca(OH)2$\frac{\underline{\;\;△\;\;}}{\;}$CaSO4+2H2O+2NH3↑.
(3)选择发生装置B和收集装置C(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F,其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C(填序号).(2分)
a.1→2→4→3       b.2→1→3→4
c.4→3→1→2       d.3→4→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为各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uO,D:Cu(OH)2,F:CO2
(2)写出过程②的化学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其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3)写出固体A与气体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Cu+CO2
(4)说出气体E的一种用途:作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需要用到的操作分别是:①溶解,④过滤.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已变质(选填“已”或“未”).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使溶液B中的Na2CO3完全反应.
(4)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是Na2CO3(填化学式),若测得E的PH>7,则A的成分是NaOH和Na2CO3(填化学式).
(5)写出NaOH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