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395  165403  165409  165413  165419  165421  165425  165431  165433  165439  165445  165449  165451  165455  165461  165463  165469  165473  165475  165479  165481  165485  165487  165489  165490  165491  165493  165494  165495  165497  165499  165503  165505  165509  165511  165515  165521  165523  165529  165533  165535  165539  165545  165551  165553  165559  165563  165565  165571  165575  165581  16558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同学对一瓶失去标签的溶液进行鉴定,并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溶液,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2)从试剂瓶中取5克溶液,倒入一洁净的烧杯里,加入0.5毫升的稀硝酸,然后用滴管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溶液是BaCl2溶液,继续滴加AgNO3溶液至不再生成沉淀为止;
(3)将(2)中得到的液体进行过滤
(4)将(3)中得到的沉淀物取出充分干燥后称量其质量为0.1克,若沉淀的式量为n,原溶液中溶质的式量为m,则原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frac{m}{n}$%;
(5)在上述实验中,沉淀未经洗涤直接干燥,这一错误操作使所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值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小刚为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锌锰干电池,做了以下探究:他打开一节废电池,观察到如下现象:①黑色碳棒完好无损;②电极周围充满黑色粉末;③里面有少量无色晶体;④金属外壳明显破损.小刚查阅了资料:锌锰干电池以中心的碳棒(石墨)做正极,外围的锌筒做负极,锌筒与碳棒之间填满用氯化铵溶液(做电解质)拌湿的二氧化锰和石墨,石墨不参加化学反应,仅起导电作用,在电池的使用中,锌逐渐变成了氯化锌.请你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和小刚的探究活动,填写以下空白.
(1)用碳棒做电极主要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
(2)干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现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BaCl2、KOH、KNO3、MgCl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试回答:
(1)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MgCl2+2KOH=Mg(OH)2↓+2KCl.
(2)白色沉淀B的化学式B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某同学设计了利用废旧电池中的锌皮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并验证该气体中杂质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看到无水硫酸铜变蓝,可证明产生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除此之外还可能含有的气体杂质的化学式是HCl;
(2)如果用E装置检验该杂质,则E中所放试剂的名称为硝酸银溶液,E应连接在上述装置中BC(填字母)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为解决水中氧气不足的问题,通常向鱼池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这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CaO2),CaO2与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
(1)写出Ca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aO2+2H2O═2Ca(OH)2+O2↑;
(2)为什么不选择Na2O2作为供氧剂?生成的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1)CO与 PdCl2溶液反应产生黑色金属钯粉末,反应中有水参加,利用此反应可用氯化钯检测CO对大气的污染情况,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H2O=2HCl+Pd↓+CO2,反应中CO具有还原性.
(2)已知铁在化合物中有+2、+3价,而铜也有+1、+2两种价态.一般氯气(Cl2)与金属化合时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而硫与金属化合时则一般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试写出铜在硫蒸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2Cu+S$\frac{\underline{\;点燃\;}}{\;}$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安溪铁观音闻名世界,在保存茶叶时,为保持茶叶的品质,要做到防潮和防氧化.为此在茶叶的包装袋内往往放入一小包黑色的“双吸剂”.下例可作为“双吸剂”的 是(  )
A.碳粉B.碱石灰C.铁粉D.二氧化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是气体X的干燥、收集、尾气吸收装置,该气体可能的物理性质是(  )
A.密度比空气大,极易溶于水B.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某同学给出了以下4个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
C.锌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锌和浓硫酸反应也可制取氢气
D.甲烷(CH4)、乙烷(C2H6)都属于烃类物质,所以乙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也生成CO2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将稀硫酸中加入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进行反应,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投入一枚小铁钉,一会儿后取出,发现铁钉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则可推得(  )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一定不含有硫酸铜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但是不一定含有硫酸铜
C.不溶物中一定含有铁
D.硫酸一定没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