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472  165480  165486  165490  165496  165498  165502  165508  165510  165516  165522  165526  165528  165532  165538  165540  165546  165550  165552  165556  165558  165562  165564  165566  165567  165568  165570  165571  165572  165574  165576  165580  165582  165586  165588  165592  165598  165600  165606  165610  165612  165616  165622  165628  165630  165636  165640  165642  165648  165652  165658  16566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B.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5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D.20℃时,分别在100 g水中加入40 g 甲、乙,加热到40℃时,甲溶液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桶中收集了溶解大量FeSO4、CuSO4的废水,若直接排放到下水道不仅造成重金属污染而且造成浪费.初三(2)班的同学,准备运用刚学到的“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结合其他有关化学知识对废水进行处理.
(1)复习常见金属活动顺序表,在下表空格中分别填入对应的元素符号.

(2)设计除去铜离子,回收硫酸亚铁晶体和铜的实验方案(如图1),讨论有关问题:

①废水在加入金属X前需进行过滤,目的是将其中不溶性杂质除去.进行过滤的操作所需的仪器有:铁架台、漏斗、烧杯、玻璃棒(请从图2中选择合适仪器,并用仪器名称填写).
②金属X是Fe(或铁),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溶液Y是稀硫酸,利用其除去铜中杂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③从滤液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方法是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A中试管口向上倾斜了,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②E中的导管太短了,导管应该伸到集气瓶的底部.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E或F(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MnO2(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催化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CO2(填化学式),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6)有一名同学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b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分析,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它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看木条是否复燃.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图1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的混合物,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实验时在B处易发生爆炸事故.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进行验纯操作.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不变.
【结论】(1)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H2
(2)写出该气体与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uO$\frac{\underline{\;\;△\;\;}}{\;}$Cu+H2O.
【思维拓展】
(1)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显酸(选填“酸”或“碱”)性.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SO2易溶于水,也能使液面上升.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将NaOH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小王同学需配制100g 12%的NaOH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在配制溶液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在托盘上垫上纸并称取12 g NaOH固体
B.用100 mL量筒量取88 mL水
C.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D.把称取的NaOH固体直接倒入装有88 mL水的量筒中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猜想1猜想2猜想3
只有CO只有CO2CO和CO2都有
【猜    想】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2)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②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③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气体.E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frac{\underline{\;\;△\;\;}}{\;}$Cu+CO2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frac{\underline{\;浓硫酸\;}}{△}$CO2↑+CO↑+H2O.
【问题讨论】
(1)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分.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CO,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些装置.

(1)写出如图1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BD(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用装置A与E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当观察到装置C中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
(4)SO2通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实验室用如图2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SO2,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是cdbae→e(填字母),装置中的X是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A-I为九年级化学所学的物质.已知A为金属氧化物,C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为蓝色沉淀,E、H为单质,F为浅绿色溶液,F、G、I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部分生成物末标出),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式表示:A是CaO,D是Cu(OH)2,H是Fe.
(2)A→B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B与I之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属于属于复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硫原子3S,
(2)2个氮分子2N2
(3)亚铁离子Fe2+
(4)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H$\stackrel{+5}{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以保护环境和垃圾资源化为目的,将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下列垃圾属于同类物质的(  )
A.废电池、易拉罐B.废铜烂铁、塑料袋
C.废旧报纸、硬纸板D.包装塑料、空啤酒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