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523  165531  165537  165541  165547  165549  165553  165559  165561  165567  165573  165577  165579  165583  165589  165591  165597  165601  165603  165607  165609  165613  165615  165617  165618  165619  165621  165622  165623  165625  165627  165631  165633  165637  165639  165643  165649  165651  165657  165661  165663  165667  165673  165679  165681  165687  165691  165693  165699  165703  165709  16571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共有四种分子B.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可分
C.该反应为置换反应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反映了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下列有关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钛属于非金属元素B.钛的原子序数为22
C.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D.钛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甲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若用A装置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在制取氧气时试管中的棉花没有发生燃烧,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3)利用图甲所示装置,采用以下组合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AB.
A.用AD制取氧气    B.用BC制取氢气    C.用BE制取二氧化碳
(4)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中,F装置相对于B装置具有的优点是控制反应速率.
(5)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适量稀盐酸反应至气泡逸出不明显后,测得其残留液pH等于2,此时取适量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乙(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①BC“平台”段的化学方程式是CaCl2+Na2CO3═CaCO3↓+2NaCl.
②CD段上升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
A.氮气   天然气  水蒸气B.黄铜   硫酸  氧化铜
C.氨水   矿泉水   双氧水D.金刚石  大理石  赤铁矿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现有下列A、B、C、D、E五种实验装置:

根据题意,
(1)写出A装置中除导管之外的玻璃仪器的名称试管、酒精灯.
(2)将装置的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为A,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用C装置.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②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其发生装置为B.
③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收集氨气最好用E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试回答:
(1)写出用字母表示仪器的名称:
a试管,b酒精灯,c铁架台,d集气瓶,e水槽.
(2)指出装置图中5处主要错误,并用简明的文字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之处     改正方法
A试管口斜向上倾斜,A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
B导管伸入试管太长,B导管伸入试管以刚露出橡皮塞为最好;
C导管口没有塞棉花,C导管口应该塞一团棉花;
D酒精灯内的酒精过多,D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1/3;
E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E应该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3)制取氧气前要先检验装置气密性,目的是防止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气体.
(4)加热时先将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其目的是使试管均匀受热,防止炸裂.
(5)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顺着导管倒流到试管中,使试管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化肥尿素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标签上提供的信息推测尿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白色固体,能溶于水和乙醇;
(2)尿素加热到160℃时能分解生成氨气(NH3)和氰酸(其化学式为:HCNO),其中生成物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3)尿素中C、H、O、N原子的个数比是1:4:1:2,
(4)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0;
(5)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7%;
(6)一袋此尿素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是23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试管
(2)收集纯净氧气的最佳方法为排水法.
(3)此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4)请完整绘制实验发生装置图和收集较纯净气体的收集装置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用来检验质量守恒定律,试回答:
(1)此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填“符合”或“不符合”).
(2)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3)装置中锥形瓶底部放有少量细沙的原因是防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炸裂锥形瓶;
(4)实验过程中,气球怎样变化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水电解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变化中,发生改变的是水分子,没有改变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3)由此推出此变化的实质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成氢氧原子,氢氧原子又发生了重新的组合生成了氢氧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