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530  165538  165544  165548  165554  165556  165560  165566  165568  165574  165580  165584  165586  165590  165596  165598  165604  165608  165610  165614  165616  165620  165622  165624  165625  165626  165628  165629  165630  165632  165634  165638  165640  165644  165646  165650  165656  165658  165664  165668  165670  165674  165680  165686  165688  165694  165698  165700  165706  165710  165716  16572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④是Fe2O3与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与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与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
(1)2Fe(OH)3$\frac{\underline{\;\;△\;\;}}{\;}$Fe2O3+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③④⑥(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丙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上面右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表:
反应前反应后
Ⅰ组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Ⅱ组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g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1)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2)选择Ⅰ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⑤组(填序号).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部分红色粉末变黑.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到A装置中.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2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在B装置后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将剩余气体烧掉.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上面右图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其中二氧化锰的起到催化作用.
(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a”或“b”)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B(填字母).
A.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浓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这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屡触动大众的神经.对于食用油来说,大家更是受到地沟油的影响而心生余悸.除了地沟油外,一些小摊小贩甚至是餐馆,为了节约成本,食用油也是反复使用,甚至有些家庭也会重复利用食用油.油反复加热,会产生有害物质生成苯并(C20H12)芘这样的环形状结构的有害物质.并芘是一种常见高活性间接致癌物,虽然它不具有直接致癌性,但是食用油经过长期加热后有可能产生苯并芘.苯并芘是由2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是252;其中C的质量分数是9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沉降出来.
(2)对于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只能去除不溶性杂质的是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蒸馏;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蒸馏;综合运用沉淀、过滤、蒸馏几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B.布料染色C.动植物的呼吸D.陶瓷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同学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一定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内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②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正确排列步骤是②①③.
(2)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如图2能正确表示的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B
(3)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并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由此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4)实验后发现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含量低于标准值,请问: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起的?装置漏气,红磷不足;
(5)某同学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后,水(能否)不能进入集气瓶.请说明原因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随氧气的消耗而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某同学用燃烧红磷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frac{1}{5}$,对此,你认为下列做法或想法不可取的是(  )
A.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B.可能红磷的量不足,没有除尽氧气
C.将红磷改成足量的木炭,重新实验
D.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进入瓶内的水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仪器名称:①试管     ②酒精灯     ③长颈漏斗
(2)小强想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D(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棉花.加热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小张选用B和C装置制取氧气,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4)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氨气(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小芳同学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她应选择的反应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收集装置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请在每题的空格上填写“大于”或“小于”.
(1)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右托盘上的砝码为3g,游码在0.5g的位置上,指针偏向左,所称药品的质量大于3.5g.
(2)某同学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2g,他只在天平的左盘放一张纸,忘记在右盘上放上相同的质量的纸,这样称得的固体药品的质量小于2g.
(3)某同学用量筒量液体,量筒放平且面对刻度线,视线与量筒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1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3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大于8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马强和几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试管   ②酒精灯.
(2)马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C或D(填字母)进行组装.你认为A装置中还缺少棉花.
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陈超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该反应属于分解化合或分解)反应.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若制取并收集氨气,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A、E.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