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548  165556  165562  165566  165572  165574  165578  165584  165586  165592  165598  165602  165604  165608  165614  165616  165622  165626  165628  165632  165634  165638  165640  165642  165643  165644  165646  165647  165648  165650  165652  165656  165658  165662  165664  165668  165674  165676  165682  165686  165688  165692  165698  165704  165706  165712  165716  165718  165724  165728  165734  16574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
A.2H2O═H2↑+O2B.CO2+2NaOH═Na2CO3+H2O
C.Na2CO3+HCl=2NaCl+H2O+CO2D.CaCO3═Ca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化学兴趣小组展示了他们设计的“火龙生字”创新实验,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先在白纸上书写“火”字,晾干后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立即有火花出现,并缓慢地沿着字的笔迹蔓延,最后呈现出“火”字的黑色痕迹(如图).现场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进行了如下研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附有硝酸钾的白纸更容易燃烧?
【查阅资料】硝酸钾不可燃烧,但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
【猜想与假设】对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四位同学有如下猜测:
甲:二氧化氮   乙:氮气   丙:氧气   丁:氢气
丙同学首先排除了二氧化氮,理由是二氧化氮不是单质,丙同学认为也不可能是氢气,他的理由是硝酸钾中不含有氢元素.
【进行实验】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对丙同学的猜想进行了验证,他们的操作是:将少量硝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将少量硝酸钾晶体放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说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KNO3$\frac{\underline{\;\;△\;\;}}{\;}$2KNO2+O2↑.
【解释与结论】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烧的原因是硝酸钾晶体受热分解生成氧气,使写过字的白纸附近氧气的浓度增大.
【反思与评价】为什么要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书写文字?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20406080100
溶解度/g31.663.9110169246
你对上述问题的解释是硝酸钾的溶解度较大,用热饱和溶液能使白纸上附着更多的硝酸钾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A~G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C、D、Y都是氧化物,B、E、G属于单质,E为红色固体,F为浅绿色的液体,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物质的化学式:D:CO或Fe2O3
(2)X溶液中所含有的溶质为CuCl2和HCl.
(3)反应③中生成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4)D与Y的反应在炼铁方面有重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写出甲图中①仪器名称长颈漏斗,实验室用甲装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理由是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为常温、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大且能溶于水.
(2)实验乙中,整个实验过程中的现象A中布条不变色,B中布条变红,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紫色的石蕊遇酸变红.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丙中C处放置一燃着的酒精灯的目的使剩余的CO燃烧,避免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为了防止儿童患佝偻病,必须摄入富含钙元素的食物.
(2)“用炉具清洁剂去除油污”、“蛋白质的变性”都属于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若燃气灶的火焰呈黄色,需要调节灶具的进风量,其目的是使氧气充足,燃料充分燃烧.
(4)在医疗上,碳酸氢钠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CO2↑+H2O.
(5)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D(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步骤:关闭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回答下面问题:
(1)硫燃烧呈呈淡蓝色火焰.
(2)若2NaOH+SO2═X+H2O,则X的化学式为Na2SO3
(3)打开K后,观察到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出气泡,原因是NaOH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二氧化硫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小于大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铅笔芯、铜、酒精都是导体
B.冰、干冰、氯化钠都是晶体
C.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D.CO(NH22、NH4Cl、KNO3都是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质量增大
B.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分子间存在引力
C.H2O2与H2O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D.红墨水在水中散开--分子不停的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持续的雾霾天气,使石家庄空气质量急速下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下列与雾霾形成无关的是(  )
A.焚烧秸秆B.城市道路洒水C.工厂废气排放D.汽车尾气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与实验事实一致的是(  )
A.
如图是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B.
如图是向盛有一定量浓硫酸的烧杯中加入水
C.
如图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通入CO2
D.
如图是向一定量的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的酸性废水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