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714  165722  165728  165732  165738  165740  165744  165750  165752  165758  165764  165768  165770  165774  165780  165782  165788  165792  165794  165798  165800  165804  165806  165808  165809  165810  165812  165813  165814  165816  165818  165822  165824  165828  165830  165834  165840  165842  165848  165852  165854  165858  165864  165870  165872  165878  165882  165884  165890  165894  165900  16590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5g不纯的锌样品(只含一种杂质),与足量盐酸反应后,共得到0.18g氢气,此样品中含有的一种杂质可能是(  )
A.CuB.MgC.Al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在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氯元素原子序数为17B.氯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7
C.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D.氯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35.4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面是对四个实验绘制的图形,其中实验结果与图形对应准确的是(  )
A.图①为向pH=0的盐酸中加入水
B.图②为向稀盐酸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
C.图③为25℃下,在一定量水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D.图④为过量的镁粉、过量的铝粉分别与等量的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t2℃时等质量的水分别溶解A、B两物质达到饱和溶液时,溶质A的质量小于溶质B的质量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A的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1℃升高到t2℃,有固体析出
D.将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从t2℃降到t1℃,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Fe粉与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
B.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O+2HCl=FeCl2+H2O
C.铜粉投入到稀硫酸溶液中:Cu+H2SO4=CuSO4+H2
D.实验室制取少量NaOH溶液:Ca(OH)2+Na2CO3=CaCO3↓+2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除去下列物质括号中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FeO(Fe):滴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B.CO(CO2):将气体在空气中点燃
C.Cu(NO32溶液(AgNO3):加入过量的铜粉
D.KCl溶液(CaCl2):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
A.CO2、CO组成相同,故密度相同
B.H2SO4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已知NaHSO4溶液呈酸性,故该物质属于酸
D.向稀硫酸中加入少量Ag粉,会有气泡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有a、b、c三种金属,如果把a、b、c分别放入足量硫酸溶液中,a完全溶解,并产生气泡,b、c不反应,如果将b、c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在c的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b没有变化,则a、b、c的金属活动性正确的是(  )
A.a>b>cB.c>a>bC.a>c>bD.b>c>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实验操作及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A.用100ml量筒准确量取9.8ml盐酸
B.用蒸馏水润湿过的PH试纸测得某碱性溶液的PH为8
C.用托盘天平准确称取食盐21.02g
D.某学生用体温计测得自己的体温为38.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合反应,又是放热反应的是(  )
A.C+CO2$\frac{\underline{\;高温\;}}{\;}$2COB.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C.2HClO$\frac{\underline{\;光\;}}{\;}$2HCl+O2D.2NaOH+H2SO4═Na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