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723  165731  165737  165741  165747  165749  165753  165759  165761  165767  165773  165777  165779  165783  165789  165791  165797  165801  165803  165807  165809  165813  165815  165817  165818  165819  165821  165822  165823  165825  165827  165831  165833  165837  165839  165843  165849  165851  165857  165861  165863  165867  165873  165879  165881  165887  165891  165893  165899  165903  165909  16591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完成对四组无色溶液成分探究后,小江记录了以下四组数据,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H2SO4  Na2SO4  KNO3B.CuSO4  H2SO4   NaCl
C.NaOH  NaCl  HClD.H2SO4   Na2CO3  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化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黄色粉末,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常用在潜水艇中作供氧剂.该小组同学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后,发现除了生成氧气,还生成了一种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该白色固体是什么?
【猜想】猜想a:碳酸钠  猜想b:碳酸氢钠
小周同学认为猜想b不成立,理由是反应物中没有氢 元素.
【实验】取少量生成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再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稀盐酸(稀HCl)
【结论】猜想a成立.
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继续探究】过氧化钠能否与水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过氧化钠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生成氧气
②向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所得溶液呈碱性,推断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
NaOH(填化学式)
【交流与反思】由于过氧化钠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所以保存一定要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氮原子2N
(2)铁离子Fe3+
(3)锰元素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粉末来制取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称取3.95g高锰酸钾装于试管里,按要求组装好装置,并进行加热和收集氧气,直到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移出导管,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将试管里的剩余固体倒入烧杯里,加97.54g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滤液和1.09g的滤渣.试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
(2)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利用下面的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制备氮化钙,并探究其化学式.

开始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
硬玻璃管质量m0/g硬玻璃管质量与钙的质量m1/g硬玻璃管质量与产物的质量m2/g
114.8120.8122.2
根据实验和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1)设氮化钙的化学式为CaxN2,则金属钙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xCa+N2$\frac{\underline{\;\;△\;\;}}{\;}$ CaxN2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
(2)参加反应的金属钙和氮气的质量分别为6g、1.4g.
(3)在实验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末端导管进入实验装置与钙反应.
(4)在实验开始时,打开活塞K,先通入氮气一会儿,再点燃酒精灯,这样操作的作用是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空气内氧气与钙反应.反应结束后的操作是停止加热,继续通氮气至装置冷却,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5)请根据实验的有关数据列式计算氮化钙化学式(CaxN2)中x的值,相关计算式为$\frac{40X}{40X+28}=\frac{6g}{7.4g}$ X=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对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白色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CuSO4、Ba(NO32、NaOH,可能含有Na2SO4
(2)无色溶液B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NaOH、NaNO3
(3)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2HCl═Cu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M点表示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在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丙(用“>”、“<”或“=”表示).
(3)若甲中含有少量的乙,欲提纯甲的操作是降温结晶.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2℃,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B.t2℃时,向50g3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5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15%
C.t2℃时,将甲、乙、丙分别溶于等质量的水制成饱和溶液,需物质的质量最多的是甲
D.t2℃时,某甲溶液降温至t1℃时,一定有甲物质结晶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A是铁元素在周期表里的部分信息,图B是某元素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铁的原子序数是26.
(2)图B中,若X-10=1,则该粒子的符号是Na+;若X=8,则该元素与铁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Fe2O3(合理即可).
(3)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粉,溶液质量与加入Zn粉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取a点溶液,滴加稀盐酸,无白色沉淀
②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2
③若取b~c段的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④取d点的固体,其组成有2种物质
其中说法错误的有(  )
A.0个B.1个C.2个D.3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正确的是(  )
abc
大理石与盐酸浓硫酸CO2
锌粒与稀硫酸浓硫酸H2
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浓硫酸O2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浓硫酸O2
A.①②③B.①③C.①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