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799  165807  165813  165817  165823  165825  165829  165835  165837  165843  165849  165853  165855  165859  165865  165867  165873  165877  165879  165883  165885  165889  165891  165893  165894  165895  165897  165898  165899  165901  165903  165907  165909  165913  165915  165919  165925  165927  165933  165937  165939  165943  165949  165955  165957  165963  165967  165969  165975  165979  165985  16599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在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
B.浓硫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必须迅速用干抹布擦拭,然后用大量的水冲洗,再用3-5%的NaHCO3溶液涂上
C.称量粗盐、纯碱、烧碱固体时应放在纸上
D.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不要用水冲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盐在日常生活中是用途非常广泛的一类物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B.用纯碱消耗面粉发酵生成的酸
C.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D.用食盐腌制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工业生产中,可用盐酸洗去钢铁表面的致密氧化层,但冬天因反应变缓而影响生产.为提高酸洗液的浓度或温度以加快反应,保证生产,可在酸洗液中加入(  )
A.浓硫酸B.生石灰C.食盐D.固体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BaSO4、Cu(OH)2
(2)F→G的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4)指出B的一种用途作导线(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是否相同,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其主要操作步骤如下图所示.请根据图示回答:

(1)第一步应如何操作?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另取两个集气瓶,盖上玻璃片.
(2)下表是他们的探究方案,请你填写完整:
探究内容实验方法判断依据
二氧化碳含量是否相同向一瓶呼出气体和一瓶空气中分别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氧气含量是否相同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呼出的气体和一瓶空气中插入呼出气体中燃着的小木条熄灭
水蒸汽含量是否相同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干燥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①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和种类保持不变.不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保持不变.
②物质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必定等于反应物的总质量.正确.
③报纸(主要成分为C、H、O)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报纸的质量小.这个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正确,报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报纸的质量小,减少了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质量比为7:24.已知2.8克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克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3.2克B.此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A与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7:11D.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12: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海水(含氯化钠)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下:

(1)图中从海水最终得到“NaCl(产品)”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NaHSO3属于盐(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图中反应①、③、④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④ (填序号).
(3)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Cl2↑+H2↑.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NaHSO3+HCl═NaCl+S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学习化学后,同学们认识到,并不是清澈透明的水都能作为饮用水,对于硬度较大、酸性或碱性偏强的水均不宜作为饮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地下水的酸碱度,可使用C.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2)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为硬水和蒸馏水,可用肥皂水(填试剂或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的铁丝应用砂纸进行处理,这个变化是物理变化.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铁丝前端一根火柴的原因是点燃铁丝;集气瓶底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原因是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底部.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