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5959  165967  165973  165977  165983  165985  165989  165995  165997  166003  166009  166013  166015  166019  166025  166027  166033  166037  166039  166043  166045  166049  166051  166053  166054  166055  166057  166058  166059  166061  166063  166067  166069  166073  166075  166079  166085  166087  166093  166097  166099  166103  166109  166115  166117  166123  166127  166129  166135  166139  166145  16615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实验室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先后顺序中不正确的是(  )
A.等导管口排出的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盛水的集气瓶中
B.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C.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取出
D.先给试管均匀加热,再对着药品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在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需预先铺上一薄层细沙或少量水的是(  )
①木炭  ②硫磺  ③铁丝.
A.①②B.C.②③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面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示的关于“温室效应研究”课题的部分资料及图片.
温室气体还有哪些?
人类的哪些活动造成大气温室气体增多?
怎样才能减少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从而减缓地球的温室效应?
什么是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
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氟氯烃、甲烷、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其中主要是CO2),像玻璃罩一样,紧紧地罩在我们的上空,使太阳照射在地球上的热量无法逸散,从而使气候圈增温的现象.
目前,产生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大火等,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1)该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图①装置制备CO2气体,却始终收集不到气体,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长颈漏斗未插入液面以下
(2)图②所示装置可以用于模拟研究甲烷气体产生温室效应的情况,该小组需要定时观测并记录的数据是什么?温度计的读数
(3)该小组用图③所示装置进行CO2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集气瓶中盛放CO2气体,右侧集气瓶中应盛放什么气体?实验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什么现象时才可以证明CO2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空气;植物油a端下降,b端上升
(4)温室效应正日益加剧,请你谈谈中学生能为减缓温室效应做些什么?少坐汽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或随手关灯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A-G七种物质都是第二章学习到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可以通过以下①②③三个化学反应互相转化.
(1)反应①的反应物是A,生成物是BCF(用代号表示),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从反应②可以看出,物质C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它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3)写出反应③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stackrel{点燃}{→}$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表是某研究小组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相关因素间关系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
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
溶液体积/mL
温度
/℃
二氧化锰
的用量/g
收集氧气
的体积/mL
反应速率/mL•s-1
51200.140.24
151200.140.66
30535020.04
30555020.20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当过氧化氢浓度越大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大;通过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当反应温度越高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越大;
(2)根据如表信息,能(填“能”、“不能”)得出“过氧化氢不需要二氧化锰固体,也能分解出氧气”这一结论.
(3)为探究二氧化锰固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小伟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对比实验,请完善表格.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
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
溶液体积/mL
温度
/℃
二氧化锰
的用量/g
收集氧气
的体积/mL
反应速率/mL•s-1
101500.13v1
1015003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锥形瓶.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代号),可选用C装置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密度大于空气,不与空气反应的性质.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代号).
(4)该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如果在锥形瓶中放大理石、烧杯中盛澄清石灰水,向分液漏斗中加稀盐酸,当打开K1、K3、关闭K2时,装置I中发生反应可以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碳酸钙+稀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装置III中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
②使用该装置还可以制取并收集氧气.分液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双氧水,打开K1时,应将K2打开(选填“打开”、“关闭”,下同)、K3关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以下是小李同学在进行“加热铜绿固体”时的实验过程和记录,请你参与完成.
(1)铜绿固体存放在广口(选填“细口”或“广口”)试剂瓶内.实验时,可用药匙或纸槽取用,置于试管中.
(2)取用铜绿固体.他知道固体药品若没有规定用量,则只要取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在加热过程中,他发现试管破裂了.同学讨论后,大家总结出了如下几种实验操作的可能,他分析后,认为可能会导致试管破裂的原因有ABCD(可多选).
A.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没有擦干
B.加热时,接触了酒精灯的灯芯,用焰心加热
C.加热时,没有先对试管均匀加热
D.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而是管口向上
(4)实验完后,老师强调了正确操作是实验安全和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如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用灯帽盖灭;实验完后的废液、废渣应倒入C废液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方法制氧气,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该物质不仅能加快反应速率,而且在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也可以制得氧气,实验时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固体进入导管,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小王同学在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移出水面,发现水槽中的水倒流入导管,此时他可以采取的最简单的操作是拔下橡皮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原因是空气中氧气浓度太低;在氧气中点燃铁丝时则可以剧烈燃烧,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有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实验中,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目的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铁燃烧更充分;实验前集气瓶底要放少量水,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相应物质下方标出其化学式: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木炭+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CO2CO2
②电解水:水$\stackrel{通电}{→}$氧气+氢气
H2O O2 H2
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二氧化碳+水→碳酸
CO2H2OH2CO3
④镁带燃烧:镁+氧气$\stackrel{点燃}{→}$氧化镁
MgO2MgO;
⑤高锰酸钾受热分解: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碳+氧气
KMnO4K2MnO4MnO2O2
⑥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CO2Ca(OH)2CaCO3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