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081  166089  166095  166099  166105  166107  166111  166117  166119  166125  166131  166135  166137  166141  166147  166149  166155  166159  166161  166165  166167  166171  166173  166175  166176  166177  166179  166180  166181  166183  166185  166189  166191  166195  166197  166201  166207  166209  166215  166219  166221  166225  166231  166237  166239  166245  166249  166251  166257  166261  166267  16627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对黄铜中铜和锌的含量展开探究.
【提出问题】测定黄铜中锌、铜的质量分数.
【实验原理】利用铜和锌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性质的差异,进行测定.
【实验装置】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设计出了如下图所示两种的“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装置(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
(1)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
(2)实验中拟测定的量,除了向B中加入的黄铜粉末质量外,若用装置甲则要测剩余固体的质量,若用装置乙则要测排出水的体积和加入试管中的稀硫酸的体积(室温恒定且室温下气体密度已知)
(3)需检查气密性的装置是乙(填“甲”或“乙”)
【实验操作、计算及分析】
(4)先用热碱液除去黄铜表面的油污,再用水冲冼黄铜,然后再将黄铜放在稀硫酸中浸泡片刻,将黄铜放在稀硫酸中浸泡的目的是除去合金表面的氧化膜.最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干燥,取少量研碎,并称取出两份黄铜粉末,质量均为2g.
(5)将2g试样放入装置甲的B中,由注射器A向B缓缓注入足量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气体后,将B中混合物过滤,洗涤滤渣(请将此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并干燥、称得质量为1.35g,则黄铜中锌的质量分数为32.5%
(6)之后又用装置乙进行了测量,尽管计算正确无误,但得出的锌的质量分数比装置甲偏大,可能的原因为忽略了稀硫酸在试管中的体积(写出一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氢氧化钠固体及溶液在空气中很容易发生变质生成碳酸钠.

(1)甲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该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
【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取少量该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b.将步骤a所得的液体过滤,取滤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变红该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
【拓展探究】甲同学又尝试通过实验除去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方案如下:
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Ca(OH)2溶液,反应后,经过滤操作,即可除去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杂质.
(2)乙同学在实验室里发现少量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尝试通过实验测定其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设计和进行实验】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铁架台、铁夹等固定用装置已略去,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取10.0g待测样品,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a.连接好装置,并检查气密性;
b.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c.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83.4g;
d.关闭弹簧夹,慢慢滴加Y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e.打开弹簧夹,再次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f.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84.5g.
【交流讨论】
①试剂X、Y、Z依次最适宜选用C(选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   浓盐酸   浓硫酸           B.澄清石灰水   稀盐酸   稀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稀硫酸   浓硫酸           D.浓硫酸  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②步骤e中通入空气的作用是将瓶中的二氧化碳全部排出被D装置吸收.
③若没有装置C,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下同);若没有装置E,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化合反应)
(2)木炭在空气中燃烧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化合反应)
(3)硫在氧气中燃烧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化合反应)
(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化合反应)
(5)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分解反应)
(6)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分解反应)
(7)用氯酸钾制氧气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氢气.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氧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气体是CO2    猜想②:该气体是CO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I.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II.装置B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处理的方法是点燃尾气.
【拓展延伸】
(1)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B.
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
(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Na2CO3(只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里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CO2实验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做出猜想】小红同学认为废液中的溶质只含有CaCl2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HCl(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小红取少量CaCl2溶液和废液分别加入到2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作对比实验,结果2支试管中溶液均为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酚酞遇盐酸也不变色,无法确定是否含有HCl.
(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紫色石蕊试液,实验中可能看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
【拓展与应用】
(1)如果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想要处理废液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CaCO3,反应完成后过滤.
(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可能腐蚀铁制下水管道或污染水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中有错误,该装置是B (填序号).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实验室若用改正后的B装置制取氧气,则该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该装置还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式为FeS+H2SO4(稀)═H2S↑+FeSO4,则应选择B(填序号,下同)来做发生装置.
(4)NO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则应选择D装置来收集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将适量的小苏打(NaHCO3)与发酵的面粉混合揉匀,制作出的面包或馒头里有许多小孔,吃起来松软可口.小明同学对小苏打样品进行研究:①观察样品为白色粉末;②取少量样品放入适量水中,样品完全溶解;③用pH试纸测其溶液的酸碱度,pH=11;④取少量样品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⑤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内壁上有水珠.请你根据小明同学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小苏打表现出的物理性质是白色固体(或白色晶体、白色粉末)、易溶解于水;小苏打溶液的pH=11,说明其溶液呈碱 性;第⑤项研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类型属于分解反应.
(2)馒头或面包里形成许多小孔的重要原因是在制作过程中有CO2生成.
(3)请再举出小苏打在其他方面的一项具体用途:制汽水(或治疗胃酸过多、制取二氧化碳).
(4)73g的稀盐酸与8.4g碳酸氢钠固体恰好完全反应,计算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氮气分子2N2;氢氧根离子OH-
(2)清凉油的主要成分薄荷脑(C10H10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0:5:8.
(3)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原因是(用方程式回答)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化肥对提高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NH4NO3是一种含氮量较高的化肥.
(1)NH4NO3中氮、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12.
(2)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
(3)为保证农作物获得70g氮元素,则至少需施用200g NH4NO3
(4)395 g碳酸氢铵与此NH4NO3的含氮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超音速飞机排出的一氧化氮等废气,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致冷剂氟氯烃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发病率的大大增大…
材料4: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②化学性质:强氧化性;③用途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分子构成中原子个数不同
(3)磷在臭氧中燃烧与氧气中燃烧相似,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6P+5O3$\frac{\underline{\;点燃\;}}{\;}$3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