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086  166094  166100  166104  166110  166112  166116  166122  166124  166130  166136  166140  166142  166146  166152  166154  166160  166164  166166  166170  166172  166176  166178  166180  166181  166182  166184  166185  166186  166188  166190  166194  166196  166200  166202  166206  166212  166214  166220  166224  166226  166230  166236  166242  166244  166250  166254  166256  166262  166266  166272  16628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供选择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若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可选用A装置,其中的玻璃仪器有试管(填一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发生装置选择B(填装置序号),在加试剂之前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E(填装置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登山队员常用的能源是氢气,可用氢化钙(CaH2)固体和水反应制得,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2+2H2O=Ca(OH)2+2H2↑.若制得20g H2,则需要多少克氢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N(NO23,是科学家2011年发现的一种新型火箭燃料,请计算:
(1)N(NO23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
(2)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有未溶解的固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点的含义是在40℃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填一种方法)
(3)8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4)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多(填“不变”、“增多”或“减少”),A烧杯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填“不变”、“变大”、“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分别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中,能观察到不同实验现象的是(  )
A.硝酸银溶液B.紫色石蕊溶液C.氯化铜溶液D.无色酚酞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有5g的A与11g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g的C和一定质量的D,则D的质量为(  )
A.5gB.16gC.9gD.2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溶解度一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蔗糖水属于溶液
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D.打开汽水瓶盖,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证明气体的溶解度和压强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的“Cl”的化合价是“+5价”的是(  )
A.NaClB.HClOC.Cl2D.KCl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黄金B.二氧化碳C.金刚石D.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