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093  166101  166107  166111  166117  166119  166123  166129  166131  166137  166143  166147  166149  166153  166159  166161  166167  166171  166173  166177  166179  166183  166185  166187  166188  166189  166191  166192  166193  166195  166197  166201  166203  166207  166209  166213  166219  166221  166227  166231  166233  166237  166243  166249  166251  166257  166261  166263  166269  166273  166279  16628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X)和双氧水(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关反应方程式为X+H2O2═N2+2H2O,根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  )
A.N2H2B.NH3C.NH2D.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石墨导电B.将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C.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D.金刚石切割大理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化学兴趣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成分进行探究.经初步分析:无色气体A不含有单质气体,黑色粉末B含有两种单质中的一种或者两种.

高炉炼铁的原理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请写出反应器中产生一氧化碳的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化学方程式: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CO2+C$\frac{\underline{\;高温\;}}{\;}$2CO.
兴趣小组又分成甲乙两组分别对无色气体A和黑色粉末B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甲组在分析了炼铁的原理后,认为无色气体A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未反应的一氧化碳.
乙组认为黑色粉末的成分中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假设一:只含有铁.  假设二:只含有碳.  假设三:以上两种物质都含有.
【实验探究】
(1)为验证甲组的猜想,大家按下图示进行实验(箭头表示气体流向):

当看到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Ⅲ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可以确定无色气体A的成分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气体.
(2)为验证乙组中假设三成立,大家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进行探究
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物理方法假设三成立
化学方法取少量黑色粉末B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假设三成立
写出黑色粉末B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
【交流反思】
在做甲组的实验中发现其存在一个很不环保的缺陷,请指出来没有进行尾气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A.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t1℃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降低温度、增加溶质、减少溶剂.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块生石灰,再加入5mL水,一会儿后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为了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需进行如下操作:①计算;②用托盘天平
称量2.5g 氯化钠;③用50mL(填“10mL”或“50mL”)量筒量取47.5mL水;④配液.配制溶液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玻璃棒在该实验中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根据图1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1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实验时该装置某处应放上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实验室也可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编号).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在此方法中检验氧气收集验满的方法为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4)如果把装置B与图2所示的装置组合用于测量反庆生成氧气的体积,用该装置收集气体的时机是当导管口气泡均匀放出时.有同学认为这样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为:加热时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较大,因温度升高气体的体积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H2O.
(2)如图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滤去不溶性的杂质,并吸附一些可溶性的有色、有异味的杂质.
(3)检验经过以上处理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试剂是肥皂水.
长期饮用硬水有害人体健康,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最简单方法是加热煮沸.
(4)实验室在做过滤实验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化学兴趣小组将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Ⅰ)进行了大胆改进,用图Ⅱ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管的容积为45mL、注射器的针筒润性非常好,不考虑摩擦力,固定仪器省略),收到了良好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Ⅰ、图Ⅱ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按图Ⅰ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在瓶内燃烧时,如果止水夹没有夹紧,会导致实验的测量结果偏大(填“偏小”、“不变”或“偏大”).若将A中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则能(填“能”或“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完成实验.
(2)按图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点燃红磷前活塞在30mL刻度处.将红磷与氧气充分反应,且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的活塞将停留在15mL刻度处.
(3)对照图Ⅰ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的优点是环保(不用在空气中加热红磷);气密性好;实验准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图中x=7,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Br-
(2)图2表示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DF(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AB,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G,图F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近年有研究报告称:除去“普通水”里含有的氮气和氧气后,水的去污能力将大为加速.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普通水”含有氧分子B.氮气在氧气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C.“普通水”含有氮分子D.除去氧气的水不再含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