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128  166136  166142  166146  166152  166154  166158  166164  166166  166172  166178  166182  166184  166188  166194  166196  166202  166206  166208  166212  166214  166218  166220  166222  166223  166224  166226  166227  166228  166230  166232  166236  166238  166242  166244  166248  166254  166256  166262  166266  166268  166272  166278  166284  166286  166292  166296  166298  166304  166308  166314  16632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各组物质中,仅用一种试剂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A.Cu粉     Fe粉      Fe2O3
B.Na2CO3     BaCl2     KNO3
C.NaCl固体  CuSO4固体   CaCO3固体
D.(NH42SO4  KNO3    Na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水”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矿泉水B.冰水混合物C.雨水D.自来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用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氢离子2H+;(2)炉具清洁剂里的碱NaOH;
(3)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H2$\stackrel{-1}{{O}_{2}}$;(4)碘酒中的溶剂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化学兴趣小组如图1模拟教材中的炼铁实验,再将所得的黑色粉末物质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发现黑色粉末消失,但始终没有气泡生成.

(1)铁元素的常见价态有+2、+3.将Fe3O4表示为两种氧化物的结合形式FeO•Fe2O3
(2)根据现象“没有气泡生成”猜想,黑色粉末物质可能是:
①氧化亚铁;②四氧化三铁;③氧化亚铁和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
(3)图中装置有明显缺陷,从环保角度出发,应采取的措施是将尾气点燃.
(4)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应在装置A、B间增加一个安全瓶,可以有效防止B中的澄清石灰水倒吸入A中.
(5)某科技小组查阅CO与Fe2O3反应各产物开始生成的温度情况:
Fe2O3$\stackrel{300℃以上}{→}$Fe3O4$\stackrel{600℃以上}{→}$FeO$\stackrel{700℃以上}{→}$Fe
由于酒精灯通常只能提供400-500℃的温度,则黑色粉末的成分理论上可确定为Fe3O4
(6)设计实验对黑色粉末进行探究.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反应方程式
1.取少量黑色物质加入
30%热的盐酸中
无气泡、溶液颜
色变成黄绿色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2.用磁铁吸引此粉末能够被吸引说明该物质具有磁性
某同学选用X溶液与黑色粉末反应,也可以证明黑色粉末中不含有Fe,则X为A.
A.硫酸铜溶液  B.硫酸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
(7)在一定温度下,该科研小组将3.2克Fe2O3与足量的CO混合加热,反应结束后冷却,精确称量黑色粉末质量为ag(计算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①若a=2.24g,黑色粉末是Fe;②若a=2.88g,黑色粉末是FeO;③若a=3.09g,黑色粉末是Fe3O4
④若黑色粉末是混合物则a的取值范围是2.24g<a<3.09g.
(8)请你画出以温度为横坐标,玻璃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纵坐标(如图2),表示用CO还原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明记得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时,老师曾说过一般不会用K、Ca、Na等活泼金属和盐溶液进行置换反应,因为这些金属能直接和水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氢气.小明查阅资料如下:
【资料卡片】:
(1)Na和冷水剧烈反应,2Na+2H2O═2NaOH+H2↑;
(2)镁和冷水反应缓慢,和沸水反应剧烈,Mg+2H2O═Mg(OH)2+H2↑;
(3)Al和沸水反应非常缓慢,2Al+6H2O═2Al(OH)3+3H2↑;
Ⅰ、从上述资料中,你能得出金属和水反应的条件和产物有何不同和相似之处?
(1)相同点:都生成碱和氢气;
(2)不同点: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Ⅱ、小明对此非常好奇,在老师的帮助下,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做了铁粉在高温条件下和水蒸气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
【资料卡片】:
A、铁的氧化物的热稳定性顺序是FeO(黑色)>Fe3O4>Fe2O3,且Fe3O4有磁性;
B、Fe2O3分解温度在1400℃以上,Fe3O4分解温度在1538℃以上;
C、Fe(OH)2是一种白色固体,在空气很快变成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实验进行2分钟后,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肥皂泡,可以观察到一团火焰.同时发现玻璃管内灰黑色物质先红热,最终变成黑色晶体,整个实验持续10分钟左右.
(1)你认为该反应为什么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保证了四氧化三铁、氧化铁的分解;
(2)火焰的产生,说明该反应生成了氢气,在点燃该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实验结束后,所进行的实验操作应该是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槽中水倒流,炸裂试管.
Ⅲ、通过Ⅱ中的实验现象,大家对反应后玻璃管中残留的黑色物质的成分猜想如下:
1:Fe(OH)3;2:Fe(OH)2;3:FeO;4:Fe2O3;5:Fe3O4;6:Fe.(可多填)
甲同学认为:猜想1、2、4明显错误,理由是氢氧化铁、氢氧化亚铁、氧化铁热稳定性差;
对于其他猜想,同学们又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黑色粉末可被磁铁全部吸引
取少量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
甲同学根据实验现象,认为此黑色物质是Fe3O4,但对于他的结论,乙同学认为不妥,他的理由是铁也能被磁铁吸引;
根据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还可以排除猜想3、5,理由是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不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为进一步确认此黑色物质,同学们再次进行了实验: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1、取实验后的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的A溶液,搅拌使反应充分.黑色物质表面有红色物质,溶液颜色出现较浅的绿色,烧杯底部仍有较多黑色物质Fe+CuSO4=FeSO4+Cu
2、过滤、洗涤、干燥,再用磁铁吸引黑色物质可被磁铁全部吸引,留下红色固体被磁铁吸引的物质是铁
结合资料综合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玻璃管中残留的黑色物质应为碳,铁粉和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属于置换反应;
(2)实验1中的A溶液为硫酸铜溶液,加A溶液的目的是验证黑色物质中含有铁.
Ⅳ、丙同学用定量的方法确定实验后玻璃管中黑色物质的组成.方案如下:
将5.6gFe粉和足量的H2O(气)充分反应后,得到7.2g黑色固体,再将此黑色固体加入150g足量稀盐酸中继续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内溶液质量为157.15g.请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7.2g黑色物质的组成,确证上述探究结论.(写出计算过程)
Ⅴ、反思评价:
(1)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加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3O4+4H2$\frac{\underline{\;高温\;}}{\;}$3Fe+4H2O;
(2)砖窑用粘土烧制青砖(颜色发黑的砖)时,窑内温度可达1150℃,Fe2O3和H2反应生成Fe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O3+H2$\frac{\underline{\;1150℃\;}}{\;}$2Fe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在天平的两边放有两只烧杯,再向两只烧杯内分别加入100克9.8%的稀硫酸,向左边和右边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和镁充分反应后天平依旧保持平衡,则加入的铁和镁的质量可能为(  )
A.2gB.2.4gC.5.6gD.1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13g锌粉中加入过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242.2g溶液,生成铜是多少g?则反应前硫酸铜的溶液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体操运动员在完成单杠、吊环项目时常用“镁粉”搓手,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可能含有Mg、MgO、Mg(OH)2、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固体,实验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

已知:MgO+2HCl═MgCl2+H2O    MgCO3+2HCl═MgCl2+H2O+CO2
(1)探究“镁粉”中是否含有Mg和MgCO3
①取少量样品,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产生,b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镁粉”中一定含有MgCO3
②为证明“镁粉”中是否含有Mg,小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图中b试管口上方,木条熄灭.但同学们指出,该实验不能达成实验目的,需要将图中的澄清石灰水替换成氢氧化钠浓溶液.小明按照修改后的实验方案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b试管口无明显现象,证明“镁粉”中不含Mg.
(2)探究“镁粉”中是否还含有MgO及Mg(OH)2
【实验过程】
Ⅰ.用MgO、Mg(OH)2和MgCO3三种固体分别做性质实验.分别取0.5g三种固体粉末,每次取样方法如图2所示:
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在下表中记录消耗的同浓度稀盐酸的体积(以下体积均在同一条件下测定,且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MgOMg(OH)2MgCO3
消耗稀盐酸的体积/mL10.47.25.0
Ⅱ.取“镁粉”样品0.5g,加入上述稀盐酸至粉末恰好溶解.此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约为5.3mL.
【实验分析及结论】“镁粉”不只含有MgCO3.理由是0.5gMgCO3消耗的盐酸体积与0.5g“镁粉”消耗的盐酸体积不相等.
【实验反思】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同学们认为还需要补充如下实验:分别取0.5g“镁粉”和0.5gMgCO3,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分别为119mL和140mL.由此可知“镁粉”中含有MgCO3的质量分数为85%,“镁粉”中除MgCO3外的另一种物质为Mg(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两个实验.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步骤1: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
步骤2: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实验1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它是燃烧需要氧气.
实验2:研究CO2与NaOH固体的反应
步骤1:A中盛有稀硫酸、B中盛有Na2CO3固体,C中盛有NaOH固体.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步骤2:依据以上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实验2.
步骤3: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发现木条熄灭,问上述操作的目的排出B中的空气.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说明CO2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打开K1,关闭K2,气球明显鼓起.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变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实验室中用如下实验来研究铁、铝、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在活动顺序表中相对氢的位置.
①乙实验的现象为铁表面附着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②若将上述实验之一替换掉一种药品,即可达成实验目的.说明具体的改进方法:将乙实验中的硫酸铜溶液换为稀硫酸.
③按如图实验结束后,将乙、丙实验后的剩余物倾倒至一个烧杯中,充分反应.然后将甲实验的剩余物倒入此烧杯,无气泡产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填字母序号).
A.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不可能是无色的         
B.乙实验中,CuSO4溶液一定是过量的
C.乙、丙混合过程中,可能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D.最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Al2(SO43,可能含有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