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285  166293  166299  166303  166309  166311  166315  166321  166323  166329  166335  166339  166341  166345  166351  166353  166359  166363  166365  166369  166371  166375  166377  166379  166380  166381  166383  166384  166385  166387  166389  166393  166395  166399  166401  166405  166411  166413  166419  166423  166425  166429  166435  166441  166443  166449  166453  166455  166461  166465  166471  16647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方程式表示:
①7个钾原子7K;②氮气N2; ③5个三氧化硫分子5SO3;④分析KClO3中氯酸根的构成和化合价,则氯酸钙的化学式为Ca(ClO32;⑤小苏打中和胃酸过多症:NaHCO3+HCl═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实验室需配制10%的稀硫酸200g,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是1.84g.mL-1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加多少毫升水?(水的密度是1g.m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时,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发生了反应.
某实验小组用塑料矿泉水瓶和集气瓶收集了若干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准备了一些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小花,进行如下实验:
Ⅰ.在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小心加入$\frac{1}{3}$的蒸馏水,拧紧瓶盖充分振荡,塑料瓶变扁;
Ⅱ.取Ⅰ中瓶内液体喷到紫色的干燥的小花上,小花立即变红;
Ⅲ.变红的小花放在酒精灯上方小心烘烤片刻,红色小花又变成紫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同学们一致认为塑料瓶变扁的原因是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了,在进一步思考气体变少的原因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你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或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2)针对实验Ⅱ小花变红的事实,同学们提出三种猜测:
①二氧化碳能使石蕊变红;    
②水使石蕊变红;
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能使石蕊变红.
于是设计实验,最后证明使石蕊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和水,而是它们反应生成的一种新的物
质,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使石蕊变红的不是水
使石蕊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
(3)实验操作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H2CO3$\frac{\underline{\;\;△\;\;}}{\;}$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列是初中化学中二个实验,请按要求填空:

(1)A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②③④(填序号).
①装置气密性好  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红磷过量或足量
④冷却到室温后才打开止水夹   ⑤要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2)B实验中,由铜片上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的现象可以得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3)实验时,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并着火,可用湿布覆盖,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在实验室用下列装置制取几种气体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是试管,B是酒精灯.
(2))如果用一种纯净物制取并收集氧气,需选择上述仪器中的ACDEFHI(填序号)组装成合适装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在装入药品前,应先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
(4)小强想用4.9g氯酸钾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以生成氧气的质量是1.92克?
(5)小明要制取少量CO2,其反应原理是CaCO3+2HCl=CaCl2+H2O+CO2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化学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测定结果如下,
物      质ABCD
反应前质量/g201226
反应后质量/g022待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反应后D物质的质量是30 g
C.C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B物质全部参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  )
A.镁条与稀盐酸反应B.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
C.催化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D.木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倾倒液体
D.
给液体试剂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它们表示的是同一种元素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C.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D.它们依次表示原子、原子、阳离子、阴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同学在实验室里制取CO2和验证CO2的某些性质,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长颈漏斗;仪器②的名称:锥形瓶;
(2)装置甲中应添加固体试剂的名称是大理石或石灰石;
(3)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用装置乙收集CO2时,导管口a应与b(填“b”或“c”)相连;
(5)用图丙所示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收集满CO2,再倒入约$\frac{1}{3}$体积的紫色石蕊试液,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试液变红色,塑料瓶瘪了;
(6)往图丁的烧杯内缓缓通入CO2,超薄材料做成的内充空气的气球会慢慢浮起,由此得出CO2具有的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