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549  166557  166563  166567  166573  166575  166579  166585  166587  166593  166599  166603  166605  166609  166615  166617  166623  166627  166629  166633  166635  166639  166641  166643  166644  166645  166647  166648  166649  166651  166653  166657  166659  166663  166665  166669  166675  166677  166683  166687  166689  166693  166699  166705  166707  166713  166717  166719  166725  166729  166735  16674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对(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生成了新的物质.对(判断对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给试管里的液体药品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原因是防止液体太多,沸腾时溅出伤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指出如图操作中的错误之处可能引起的后果,并加以改正
(1)错误之处: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引起的后果:造成液体溅出;改正:应用玻璃棒引流;
(2)错误之处: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引起的后果:滤液从烧杯中溅出;改正:漏斗下端管口的尖嘴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3)错误之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引起的后果:滤液浑浊;改正: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明发现家中一枚戒指生满了铜绿,他和同学利用这枚戒指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查阅资料]真金在空气中不会生锈,生满铜绿的“金戒指”材质为铜锌合金;
铜长期露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据上述资料可推知,碱式碳酸铜由四种元素组成.
[实验探究]将该枚戒指加入过量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绿色.
(1)小明认为:气体中除了含有CO2,还可能含有少量氢气.实验室常用点燃的方法检验这种可能含有的气体.
(2)小红认为蓝绿色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锌.小华认为溶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锌外,还应该含有CuCl2、HCl.他取适量上述蓝绿色溶液,加入光亮的铁片,观察到了现象:有红色物质析出,②溶液颜色变浅,证实了自己的观点.
(3)小娟取适量新制的FeCl2溶液,加入锌粒,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结合小华的实验可推知: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Cu<Fe<Zn.
(4)小明想进一步探究“金戒指”中铜元素的含量,取一枚同材质的“金戒指”,称得质量为3.8g.在老师的指导下,将“金戒指”经浓硝酸氧化、碱化等步骤处理后,最终得到纯净的氧化铜,称得质量仍然为3.8g(实验过程中铜元素损失忽略不计).则“金戒指”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是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实验室常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干燥气体.下面是两种简易的排空气集气装置.用编号回答:
(1)实验室收集CO2选用A.
(2)如果要收集SO2应选用A,收集CH4选用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小红同学设计实验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请你参与她的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现象:溶液变成浅红色. 结论:①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现象:②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NaHCO3+HCl=NaCl+H2O+CO2↑.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并进行实验.现象: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充分加热后,试管中留下白色固体.
结论:碳酸氢钠受热有二氧化碳.水和白色固体生成.请你帮小红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
Na2CO3,而不是NaOH.(所选试剂不能用酸)
步骤:④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澄清石灰水;
现象:⑤溶液变浑浊.
试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⑥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拓展应用】根据以上探究,请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⑦治疗胃酸的药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用化学用语填空:
(1)①2个氧分子2O2;②3个氢离子3H+;③碘酒中的溶剂C2H5OH.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电子数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3克碳和8克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13.75克B.13克C.11克D.7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排水法收集到甲、乙两瓶气体.
(2)某同学按如图装置探究甲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①红磷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③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将空气中的氧气全部消耗
③实验结束时,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结果流入的水约占瓶子容积的$\frac{1}{10}$. 实验结论:说明竹子里的气体肯定含有氧气.
(3)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竹子中的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