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557  166565  166571  166575  166581  166583  166587  166593  166595  166601  166607  166611  166613  166617  166623  166625  166631  166635  166637  166641  166643  166647  166649  166651  166652  166653  166655  166656  166657  166659  166661  166665  166667  166671  166673  166677  166683  166685  166691  166695  166697  166701  166707  166713  166715  166721  166725  166727  166733  166737  166743  16675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CO2有很多用途,下列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光合作用B.制纯碱、化肥C.用于灭火D.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12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后,冷却到室温,把试管内固体溶解在14.6克水中,结果有3.82克固体剩余,再继续加2克水,仍有3.18克固体未溶解.
(1)若该3.18克固体都是二氧化锰,问能制得氧气多少克?
(2)若该3.18克固体中有一定量未溶解的氯化钾,求该室温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和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校进行实验考查,给出以下三个考题:①粗盐提纯;②二氧化碳的制取;③氧气的制取.考查规定由学生抽签确定考题.
(1)甲同学抽到如图1所示考题:

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量筒;该同学抽到的考题是①(填序号);实验正确的步骤应该是①⑤②③⑥④⑤(填序号);其中操作有误的是⑥(填序号).
(2)图2是乙同学实验时的主要步骤,写出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改正a的方法是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或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当观察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的现象时,乙同学可以开始b操作.
(3)丙同学抽到制取CO2的实验,他很喜欢创新和探究,发现将生成的CO2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发现明显现象,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证明二氧化碳确实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如图3所示的微型装置.实验时,先在输液管滴斗中装入澄清石灰水再把试样放在青霉素瓶中,注射器中吸入HCl(填化学式)推入瓶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试样中含CO32-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某市面销售的“绿叶精”,你认为最可能是氮肥(填氮、磷或钾);用98%的浓硫酸配制10%的稀硫酸,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或配制、装瓶贴签;六大营养素中在代谢中能产生能量的有3种;市售“脑白金”的广告说含钙、铁、锌、硒、维生素等,其中钙铁锌硒指的是元素(填原子、离子或元素);去年以来全国很多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减缓雾霾人人有责,你的建议:少开私家车出行等(说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操作没有错误的是(  )
A.
说明气密性良好
B.
稀释浓硫酸
C.
加热
D.
蒸馏水制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用途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同学在学习了燃烧与燃料的有关知识后,注意到一张纸容易燃烧,而卷成纸团却不易燃烧,联想到细铁丝受热后,在空气中一般只产生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思考,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协助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发现问题】: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提出猜想】:猜想①: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猜想②: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
【验证猜想】:实验报告如下:
验证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①

燃烧更剧烈

猜想②

燃烧更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盐酸克伦特罗属于“瘦肉精”的一种,以下对其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溶于酒精B.无嗅、味微苦C.白色粉末D.水溶液呈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1)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①实验现象,红色物质逐渐变成黑色.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
③给足量的铜加热反应,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大约减少了约$\frac{1}{5}$.
④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frac{1}{5}$.
(2)甲同学用如图2所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碳代替红磷,结果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进入水,其原因是碳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 而乙同学提出:将集气瓶中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就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P点表示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C.
(3)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4)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下同).
(5)t2℃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