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599  166607  166613  166617  166623  166625  166629  166635  166637  166643  166649  166653  166655  166659  166665  166667  166673  166677  166679  166683  166685  166689  166691  166693  166694  166695  166697  166698  166699  166701  166703  166707  166709  166713  166715  166719  166725  166727  166733  166737  166739  166743  166749  166755  166757  166763  166767  166769  166775  166779  166785  16679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A-H分别是初中阶段的常见物质,其转换关系如下.A是厨房中常见的一种调味品,也是化学工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原料,B、C为单质且都由分子构成,每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D的水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E、F都只含两种元素,且不含相同元素;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A、E物质的化学式:ANaCl;EHCl;
(2)①A的饱和溶液通电后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aCl+2H2O$\frac{\underline{\;通电\;}}{\;}$2NaOH+H2↑+Cl2↑;②D和F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利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相关实验装置如下: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实验中产生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现要制取相对干燥的氢气,请从A-E中选择合适的装置BE或BF(填字母).
(2)有同学质疑以上方法制取的氢气并不完全干燥,理由是稀硫酸中含有水,用稀硫酸制取的氢气含有水蒸气,其改进的方法是添加F装置和药品浓硫酸,此时气体应从导管口a(填“a”或“b”)通入.
(3)若实验中所用稀硫酸浓度为20%,则用浓度为80%的浓硫酸配置100g20%的稀硫酸,量取水时所用的量筒应选择B(填序号).   A.50mL   B.100mL     C.200mL
(4)实验结束后,小艾同学对废液的组成产生了兴趣,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情况:①只有硫酸锌;②含有硫酸和硫酸锌;为确定溶液的组成,小艾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在废液中加入过量某金属粉末,发现有气泡产生,且所得溶液为混合溶液,则猜想②正确,加入的金属是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间应该接触的是(  )
A.做镁带燃烧实验时,夹持镁带的坩埚钳和石棉网
B.使用胶头滴管时,滴管尖嘴和试管内壁
C.向试管内直接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和试管口
D.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时,试管底部和酒精灯灯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物质中,属于铵态氮肥的是(  )
A.氯化钾B.磷酸钙C.硝酸铵D.尿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①CO  ②CO2  ③CO和CO2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数据设计如下:
  称量对象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M1M2△m1即( M1-M2
烧杯+澄清石灰水M3M4△m2即( M4-M3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①成立.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 的关系是:△m1=△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称量对象反应前质量反应后质量质量差
试管+固体混合物69.8g65.4g△m1
烧杯+澄清石灰水118.8g122.6g△m2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③ 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时是产生CO2气体,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1)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结果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
A.装置漏气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你认为上述分析中合理的是ABCD.
(2)针对分析C,为了提高CO2的吸收效果,可以改进实验,改进的方法是用氢氧化钠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人们的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1)小刚为净化收集到的雨水,自制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和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矿泉水、蒸馏水、自来水和净化后的雨水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蒸馏水.
(2)某水样经静置过滤,若再要检验处理后的水是否属于硬水,可用的试剂是肥皂水.使用硬水会给我们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汽油洗净,其原理是汽油能够溶解油污;也可以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洗净,其原理是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3)除去水中的异味,可以用下面选项中的D(填序号).
A.漂白粉        B.明矾        C.高锰酸钾        D.活性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表示一瓶氢氧化钡溶液,请按要求填写化学符号:
(1)氢氧化钡中金属元素的符号:Ba;
(2)其溶液中阴离子的符号:OH-
(3)溶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1}{H}$2O;
(4)在如图标签的横线上填写氢氧化钡的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一)甲组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
【实验步骤】
①组装好如图甲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称取13.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
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
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⑤再次称量装置C 的总质量;
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
(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
(2)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
(3)如果没有B装置则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大.(填偏大、偏小、不变)
(4)小明提出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被装置C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5)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3.0g,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g和65.6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81.5%(精确到0.1%).
(二)乙组同学采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乙实验:
(1)判断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过量的合适方法是A,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静置混合物X,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氯化钡已经过量;
B.向混合物X中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氯化钡已经过量.
(2)判断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C,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氯化钡溶液      B.稀硫酸       C.硝酸银溶液       D.稀盐酸
(3)根据实验数据,乙组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精确到0.1%).
【实验反思】
甲乙两组同学所测该品牌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认为乙组(填“甲”或“乙”)更准确,另一组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因甲组中生成的二氧化碳残留在锥形瓶中,未被装置C吸收,影响实验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试管,b是分液漏斗.
(2)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3)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填装置编号).
(4)收集氨气时应选用D装置,把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槽中,观察到集气瓶内有大量红色液体进入.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出氨气的性质有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形成氨水(回答两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依据同类物质性质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
现有下列三组物质:
A.空气、硫酸铜、冰水、蔗糖
B.KOH、H2SO4、Ca(OH)2、Ba(OH)2  
C.NH4Cl、Na2CO3、SO2、Na2SO4
(1)填写下表空白
组别A组B组C组
分类标准纯净物
不属于上述分类标准的物质空气H2SO4SO2
(2)请仿照检验CO2的反应,用SO2书写一个类似的化学反应方程式SO2+Ca(OH)2═CaSO3↓+H2O.
(3)用上述的物质写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生成物中有二种沉淀)CuSO4+Ba(OH)2=BaSO4↓+Cu(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