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632  166640  166646  166650  166656  166658  166662  166668  166670  166676  166682  166686  166688  166692  166698  166700  166706  166710  166712  166716  166718  166722  166724  166726  166727  166728  166730  166731  166732  166734  166736  166740  166742  166746  166748  166752  166758  166760  166766  166770  166772  166776  166782  166788  166790  166796  166800  166802  166808  166812  166818  16682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近日,有关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其实,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口味、延长食品保存期甚至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但如果被过度使用,则会危害人的健康.为了食品安全,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严格的控制.
(1)食盐也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其中的Na+既可增加食物的咸味,又是人体必需的无机盐.但卫生机构建议,人体每天钠元素的摄入量不宜超过2.3克.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食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5.85克.
(2)碳酸饮料中的咖啡因有提神作用,但摄入量不宜过多.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青少年每天咖啡因的摄入量不能超过85毫克.某种体积250毫升的罐装饮料,含咖啡因的质量分数为0.02%.若某同学一天喝了2罐这种饮料,则他摄入的咖啡因有100毫克.(该饮料密度约为1g/ml)
(3)了解了有关食品添加剂知识后,当你在选购食品时应该AC.(可多选)
A.尽量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B.尽量选择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以保证口味
C.多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
D.只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在乎是否含有添加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实验小组的四位同学在探究碱的性质时发现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可溶性碱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他们想进一步探究:不溶性的氢氧化镁是否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为此,他们将适量的氢氧化镁加入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搅拌,然后向浑浊的液体中滴加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四位同学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上述酚酞试液变红、红色又消失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小明: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小东:可能是浑浊液体中的固体氢氧化镁使酚酞试液变红,氢氧化镁沉降后溶液就变无色了.
小花:可能是酚酞试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也可能是氢氧化镁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小红:可能是在热水中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大,溶液中OH-离子较多,使酚酞试液变红;过一会儿温度降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中OH-离子变少,酚酞试液又变无色.
(1)对小明猜想“是个偶然现象”,四位同学都认为可以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排除偶然现象.他们的方法是:做重复实验.
(2)小花认为小东的猜想不正确,她从碱使酚酞试液变色的原因上给予了否定,小花的理由是固体氢氧化镁中没有自由移动的OH一离子,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小花的猜想,还需做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的目的吗?
实验步骤设计目的
将氢氧化镁加入到热水中搅拌,滴入酚酞试液,并在上方滴一些植物油.隔绝空气证明红色消失与氧气和二氧化碳无关
(4)对小红的猜想,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多种实验方案进行证明,其中一种如表.
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相应结果或结论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镁和相同质量的热水振荡,各滴加数滴酚酞试液.一支保持温度不变,另一支自然冷却.保持温度不变的红色不消失,自然冷却的红色消失.红色消失与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今天,全世界已经建成了几百座核电站,核电发电量接近全球发电量的五分之一,核电站能给那些水力资源、化石能源缺乏的地区提供电能,也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希望.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是通过可控链式反应释放能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铁的化学性质网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可用CO或C或H2(填化学式)作还原剂;
(2)反应②导致每年有大量的钢铁锈蚀,为阻止该反应的发生,人们常采用在钢铁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钢铁与空气和水接触;
(3)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即反应③,若用该方法,反应后的溶液质量将减少(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只能烧至红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由此可见,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加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装置,O点是一固定点,活塞连接金属滑片,活塞运动,滑动变阻器阻值随之改变.试管内是空气和足量的白磷,烧杯中盛放足量生石灰.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向烧杯中加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试推测:
(1)烧杯中发生现象为局部沸腾,烧杯壁发烫,液体变成红色.
(2)与刚闭合开关时相比,小灯泡将变亮(填“变亮”、“变暗”或“和原来一样”).
(3)试分析活塞的运动情况先向运动再向左运动,最后停在a的左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下面是三套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通过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丙图实验是否完成的最佳实验现象是:导管口不再有新的气泡生成;
(2)甲装置中通氢气的导管插入到试管底部氧化铜粉末的上方,其目的是:便于在加热前,通入的H2将试管中的空气排尽,防止爆炸;
(3)乙图实验装置中,有一个明显的不足是:一氧化碳有毒,装置中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应在a处连接点燃装置或收集装置;
(4)若要将乙装置改装成H2还原灼热氧化铜的实验装置来测定水的组成,你的改装方法是:将装有澄清石灰水的大试管改成装有无水氯化钙的U型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废干电池内的黑色固体含有MnO2、ZnCl2、NH4Cl、C,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一)流程操作:

(1)操作I和过滤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如何证明滤液C中含有铵根离子取少量E加入适量熟石灰,并加热,若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证明C中含有铵根离子.
(2)为测定固体A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该兴趣小组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2来进行分析测定(假设每步反应完全).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二)中装置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碱石灰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正确的连接顺序是afgbchide(用abc等字母表示).
(3)若称取5.0g固体A进行实验,图中氢氧化钠试剂瓶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1.1g,则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为94%(填计算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查阅资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后面的金属Cu,在常温下虽然不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但可以与浓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硫,且已知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实验步骤:
(1)如何检查图甲装置的气密性?首先将加浓硫酸的导管封闭,将导管口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导管口产生气泡,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frac{\underline{\;\;△\;\;}}{\;}$CuSO4+SO2↑+2X 则X的化学式为H2O,装置C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硫气体.
(3)熄灭酒精灯后,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试管A中气体压强减小,空气从D导管中进入试管A中.
(4)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从D导管口向A中故入大量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几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2H2S+SO2═3S+2H2O   
②2KI+Cl2═2KCl+I2
③2FeCl2+Cl2═2FeCl3   
④2FeCl3+2HI═2FeCl2+I2+2HCl   
⑤I2+SO2+2H2O═H2SO4+2HI  
下列物质的氧化性的强弱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
A.Cl2>Fe3+>I2>SO2B.Cl2>I2>Fe3+>SO2C.Cl2>Fe3+>SO2>I2D.Fe3+>I2>Cl2>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