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7007  167015  167021  167025  167031  167033  167037  167043  167045  167051  167057  167061  167063  167067  167073  167075  167081  167085  167087  167091  167093  167097  167099  167101  167102  167103  167105  167106  167107  167109  167111  167115  167117  167121  167123  167127  167133  167135  167141  167145  167147  167151  167157  167163  167165  167171  167175  167177  167183  167187  167193  167201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回答:
(1)A、B、C、D分别是铁、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物质.若C为氢氧化钠溶液,则A的化学式为CO2
(2)“五连环”中物质稀硫酸与物质C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2SO4+2NaOH=Na2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在我们初中科学中有大量的“既可以…又可以…”的结论.判断下列结论中,与如图示不符合的结论的是(  )
A.
如图装置既可以收集气体,又可以干燥气体
B.
如图装置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C.
如图生物既可以光合作用,又可以呼吸作用
D.
如图气体既可以助燃,又可以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1)柴米油盐,柴为第一,当然现在普遍使用的不再是木柴,而是液化气(俗称煤气)、天然气或电能.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3)下列物质中:①食用油,②酱油,③食盐水溶液,容易导电的是②③(填序号).
(5)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茶多酚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步骤如下:

据以上信息可知,操作②的名称及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蒸发,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一定质量的细铁丝(假设不含不杂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正确的是C、D.
A.m1g     B.m2g   C.(m2-m1)g   D.$\frac{8}{29}$m2g
(2)上述反应生成的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的质量与多少克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碳酸钠俗名纯碱,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对制碱工业有重大贡献,他发明的制碱方法,被誉为“侯氏制碱法”,其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
整个过程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①NH3+H2O+CO2═NH4HCO3
②NH4HCO3+NaCl═NH4Cl+NaHCO3(晶体)
③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钠属于盐(填“酸”、“碱”或“盐”),它的俗名叫纯碱是因为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工业上常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及适量的盐酸等除去杂质离子、精制.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可以除去Mg2+,加NaOH溶液和加BaCl2溶液的先后顺序可以(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颠倒;最后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
(3)X是滤液中最主要的成分,X与Ca(OH)2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用于该生产工艺流程的循环使用,该产物的名称为氨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或酸和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的方法有多种.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从不同角度进行有关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
(1)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其实质是是酸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H+和碱溶液中大量自由移动的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甲同学用pH试纸探究中和反应是否发生:向一支试管内倒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滴滴入盐酸,边滴边振荡.然后用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因无法通过肉眼观察到反应进程,该同学采取每滴入5滴盐酸,对溶液的pH进行一次检测,每次使用同一根玻璃棒蘸取溶液前,必须将玻璃棒进行洗涤擦干的预处理.
(2)如图,乙同学取适量NaOH溶液于小烧杯中,滴入2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然后滴入稀盐酸,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实验过程中乙同学觉得滴加稀盐酸实验速度太慢,于是他就将试剂瓶中的盐酸直接倒入一些在小烧杯中,发现溶液马上变无色,于是他得出“酸和碱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乙同学的结论显然是不正确的,理由是如果盐酸过量,最后溶液也会显示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铜与稀硫酸在常温或短时间加热的条件下均不反应.那么,铜与浓硫酸能否发生反应呢?
【猜想与假设】猜想1:在常温下不能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也不能反应;
猜想2:在常温下不能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
【实验与现象】步骤1:将一小块铜片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浓硫酸,无明显现象;
步骤2:加热该试管,铜片上有气泡生成,并闻到刺激性气味;
步骤3:检验产生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步骤4:立即停止加热;
步骤5:将试管中的残液慢慢倒入少量水中,溶液呈蓝色.
【结论与解释】Ⅰ:上述两个猜想中,猜想2是正确的;
Ⅱ:经检验产生的气体是SO2,立即停止加热是为了避免产生更多的SO2
Ⅲ:小红同学认为: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后的产物只有SO2和CuSO4
【反思与评价】
(1)小明觉得同学们的实验操作过程存在一定的缺陷,他设计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个改进装置,你认为甲和乙两装置中,更合理的是乙装置,理由是用氢氧化钠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可防止污染空气.

(2)小明认为小红关于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物的判断是不正确的,理由是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同.
【拓展与应用】根据以上探究和已掌握的知识,同学们设计了两个利用废铜屑、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的实验方案.
方案1:在加热条件下将废铜屑在空气中氧化成CuO,再将CuO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uSO4
方案2:利用废铜屑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取CuSO4
(1)方案1中共发生了两个化学反应,请你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2$\frac{\underline{\;\;△\;\;}}{\;}$2CuO或CuO+H2SO4=CuSO4+H2O;
(2)请你从安全、节约、环保等方面对同学们设计的两个实验方案进行评价,较好的方案是方案1,理由是不使用浓硫酸,比较安全;反应后不生成有毒气体,不污染环境;制取等质量的硫酸铜,需要的硫酸量比方案2少,节约药品(写出1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近年在我国已经发生多起饮用水污染事件,水资源的不断污染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某学习小组采集了某河流的水样,并对水样进行以下实验检测:
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
①观察水样浅黄色
②取少量水样,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和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另取少量水样,用pH试纸检测pH=3
若水样中可能含有CuSO4、FeCl3、Na2CO3、NaCl、H2SO4中一种或几种,试根据实验分析水样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FeCl3、H2SO4;该学习小组同学经分析认为该水样中不含Na2CO3,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他们得出该结论的依据:Na2CO3+H2SO4=Na2SO4+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阴影部分的是(  )
A.Fe2O3+3CO$\frac{\underline{\;\;△\;\;}}{\;}$ 2Fe+3CO2B.2KMnO4 $\frac{\underline{\;\;△\;\;}}{\;}$ K2MnO4+MnO2+O2
C.Fe+CuSO4═FeSO4+CuD.FeCl3+3NaOH═Fe(OH)3↓+3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关于酸、碱、盐及氧化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为3的盐酸溶液加水稀释,可以配成pH为2的盐酸溶液
B.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都是氧化物
C.固体氢氧化钠需密封保存是为了避免它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而潮解
D.酸、碱、盐在水溶液里都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如氢氧化铁可以使紫色石蕊变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