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7234  167242  167248  167252  167258  167260  167264  167270  167272  167278  167284  167288  167290  167294  167300  167302  167308  167312  167314  167318  167320  167324  167326  167328  167329  167330  167332  167333  167334  167336  167338  167342  167344  167348  167350  167354  167360  167362  167368  167372  167374  167378  167384  167390  167392  167398  167402  167404  167410  167414  167420  167428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运用所学知识判断:
(1)某物质不含碳元素和氢元素,它可能是③(填序号).
①酸   ②碱   ③盐   ④氧化物   ⑤有机物
(2)有等质量的镁和铁,镁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铁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结果可能的是①④(填序号).
①反应后镁有剩余   ②反应后铁有剩余
③反应后稀硫酸有剩余   ④反应后稀盐酸有剩余
⑤剩余铁的和镁的质量相等   ⑥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鉴别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分别将它们溶于水
B.制取Cu(OH)2:将Ba(OH)2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过滤
C.除去CO中混有的CO2:将气体通过NaOH溶液
D.鉴定溶液中含SO42-:加入过量盐酸,无沉淀生成,再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图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A,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 性(填一条物理性质)
(2)对于实验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试管①中的铁钉明显锈蚀,由此得出: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水和氧气直接接触.欲除去铁锈可用稀盐酸洗的方法,铁制品除锈时不能 (填“能”或“不能”)长时间浸在酸溶液中.
(3)实验C是利用体积相同并充满CO2的软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瓶②)进行实验,根据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证明CO2 与NaOH溶液中的溶质确实发生了反应,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实验D的烧杯②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①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当烧杯①中液体换成浓盐酸,且烧杯②中液体换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红色逐渐褪去变为无色.其中盐酸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属于复分解反应(填反应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学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甲),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猜想一:氯化钠溶液;二:氢氧化钠溶液;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张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溶液,理由是氯化钠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变色;
(2)小李另取样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小李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夏认为小李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完全除去溶液中的CO32-,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NaOH溶液.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好瓶盖.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乙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
H++OH-═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Na+、Cl-(填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氢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装置是AD(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4)小王同学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不合理是a(填序号).
a.产生的CO2直接使石蕊变红
b.产生的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使石蕊试液变红
c.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使石蕊试液变红
欲制取一瓶纯净又干燥制得的 CO2,可使气体连续两次通过F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D、B(填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
(5)小李同学在实验室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X.X的化学式为:H2O.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E.(填序号).
③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B.(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和基本反应类型
(1)硫在空气中燃烧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化合反应;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化合反应;
(3)木炭在空气中燃烧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化合反应;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小欣在课外资料中获知NH3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化铜反应.
【提出问题】NH3是不是与H2、CO等一样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查阅资料】
(1)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frac{\underline{\;\;△\;\;}}{\;}$3Cu+3X+N2,则X的化学式为H2O.
(2)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
(3)浓硫酸可吸收气体氨气.
【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酒精灯等未画出)

【讨论】
(1)实验中,当观察到量气管内液面不再下降,说明氧化铜已反应完全.当A装置中氧化铜反应完全,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氨气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
(2)B装置的作用检测反应是否有水生成.
(3)D装置用于测定N2体积,连接A、B、C装置,将氨气缓缓通入一段时间后,再连接上D装置,其目的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请根据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为相等.
(2)t1℃时,8g的乙物质放在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形成的溶液为饱和(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取等质量t1℃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恢复至t1℃,甲、乙溶液的质量关系是乙>甲.
(4)某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在该温度下,分别向30g甲、50g乙固体中各加入150g水,并加热至完全溶解,同时各蒸发掉50g水并恢复原温度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C(填序号).
A、甲、乙均有晶体析出
B、只有乙析出晶体
C、此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D、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下表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
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的方法
A二氧化锰炭粉空气中灼烧
B氧化钙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
C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加入铜粉,过滤
D氯化钠固体泥沙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